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勇登高峰 829 鞭策力量,巨星,七七家d貓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目光再次落到了手中的獎狀上,雨果嘴角的笑容依舊,但卻多了一些釋然,還有一些期待,因為他知道,這僅僅是鞭策他繼續努力下去的一個憑證而已。
等雨果回過神來時,頒獎典禮已經進行又向前推進了一段,“瑪戈皇后”拿下了評審團獎,引起了現場不少法國觀眾的不滿——他們可是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問鼎金棕櫚的,結果距離金棕櫚還有那麼遠的一段距離,就已經率先掉隊,自然是讓法國觀眾鬱悶不已。
隨後的最佳導演獎更是爆出了一個驚天冷門,義大利作品“親愛的日記”之中自導自演的南尼一莫萊蒂(nanni。moretti)以黑馬姿態橫空出世,戰勝了一眾拿獎大熱門,拿下了這個獎項,讓現場不少觀眾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樣一來,金棕櫚獎的爭奪也就更加激烈了。“瑪戈皇后”率先掉隊之後,反而是“親愛的日記”依靠一座最佳導演獎取而代之,與“低俗小說”、“藍白紅三部曲之紅”、“活著”等作品構成了最強勁的種子選手。
就連雨果都不由緊張起來,十分好奇第四十七屆戛納電影節將會以什麼樣的姿態落幕。
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中,威尼斯和柏林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最高獎項的獲得者一般不會再獲得其他獎項,比如說拿到威尼斯金獅獎的作品,即使演員的表演再出色,也不會將影帝或者影后頒發給同一部作品的演員,而是會順延給得票第二高的演員,作為嘉獎。
最主要是因為電影節本身就是一個電影雲集的場合,他們希望能夠嘉獎更多高質量的作品,讓電影愛好者能夠觀賞到不同的作品。特別是大部分參加電影節的都是小眾藝術作品,更加需要電影節的嘉獎來提高他們的認知度,這也是電影節的責任之一:將藝術電影的生活逐漸延續下去。
當然這種規矩並不是明文規定,不是硬性要求執行的,最主要還是看每一年的特殊情況。
不過,戛納電影節就沒有這種不成文的規矩,相反,從一開始就打著商業旗號的戛納電影節更加註重作品最終引起的後續效應,所以在戛納,雙蛋黃的情況、包攬的情況屢見不鮮。
第三十一屆戛納電影節,吉爾一克雷伯格(jill。clayburgh)和伊莎貝爾一於佩爾(isabelle。huppert)並列影后;第三十二屆,“鐵皮鼓(the。tin。drum)”和“現代啟示錄”並列金棕櫚;第三十三屆,“浮生若夢(athe。that。jazz)”和“影武者(kagemusha。the。shadow。warrior)”並列金棕櫚;第三十五屆,“失蹤”和“自由之路(y01)”並列金棕櫚;第三十九屆,影帝和影后都是並列。
還有在去年的第四十六屆上,“鋼琴別戀”和“霸王別姬”也是並列金棕櫚。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雙蛋黃在戛納出現頻率十分高,過去十五年時間裡就出現了六次。所以,剛才最佳男演員的獎項公佈時,葛。優和雨果並列,也並不稀奇,人們只是愣了愣,很快就露出了了然的神情,根本沒有太多的猶豫。
所謂的雙蛋黃在戛納,比起“分蛋糕”來說,更像是實力強勁、無法取捨之下的產物。
不僅如此,獲得金棕櫚之後再拿其他獎項的作品也十分多,同樣是過去的五年時間裡,問鼎金棕櫚之後又拿到表演獎項的作品就高達四部。
第四十二屆戛納電影節上,“性、謊言和錄影帶”問鼎金棕櫚之後,詹姆斯一斯派德(james。spader)也將影帝收入囊中;第四十四屆,“巴頓一芬克(barton。fink)”拿到了金棕櫚,而男主角約翰一特託羅(john。turturro)也收穫影帝;第四十五屆,“善意的背叛(den。goda。viljan)”奪得金棕櫚,佩尼拉一奧蓋斯特(pernilla。august)則奪得影后;第四十六屆,“鋼琴別戀”拿下金棕櫚,女主角霍利一亨特也得到了影后的嘉獎。
如果再遙遠一些,第三十五屆電影節之中,“失蹤(missing)”拿到了金棕櫚,影帝則是青睞了這部作品的男主角傑克一萊蒙。
所以,雖然說“活著”和“低俗小說”拿到了影帝,“親愛的日記”拿到了最佳導演獎,不僅沒有減弱他們的得獎資格,相反,“瑪戈皇后”在獲得了相當於第三名的評審團獎之後率先掉隊,從而使得已經拿到獎項的這三部作品實力立刻被看好,拿獎呼聲不降反升,這種奇特的景象也只有在戛納能夠看到了。
很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