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章 醫者父母心,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旁,看著躺在鋪蓋上,呼吸粗重、整張臉都通紅一片的柳奴,管青有些擔憂的輕聲說道:“恐怕居次是眼見著不好了……”
“若是能請來華佗先生,尚有一線希望!”看著躺在鋪蓋上的柳奴,劉辯伸手幫她將垂在額頭上的一縷秀髮撩開,微微蹙著眉頭,有些愧疚的說道:“昨日若是本王不要她去泡那勞什子溫泉,或許……”
“殿下無須自責……”從劉辯的語氣中,管青聽出了濃濃的愧疚,介面將劉辯的話頭打斷,打算勸慰他一番。
不等管青勸慰的話全都說出口,一名守在屋外的兵士立於門口,抱拳對屋內的劉辯說道:“啟稟殿下,太史將軍請來了華佗先生!”
聽說太史慈請來了華佗,劉辯趕忙站了起來,三步並做兩步的衝出了屋子。站在他身後的管青,也趕忙跟出了廂房。
站在廂房門口,劉辯遠遠的便看到太史慈領著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進了後院,風風火火的正朝著廂房這邊走來。
看見太史慈,劉辯跨步快跑著迎了上去。到了二人身前,不等太史慈與他見禮,他就扭頭看著華佗,迫不及待的向太史慈問道:“子義,這位可是華佗先生?”
“正是!”抱拳躬身,向劉辯行了一禮,太史慈答道:“末將找到華佗先生時,先生險些為賊人所害!”
在太史慈向劉辯見禮時,華佗也雙手抱著拳,深深的躬著身子,
“竟有此事!先生快快免禮!”聽說華佗險些被害,劉辯立刻便想到了這件事可能牽涉到匈奴居次,只是一時想不明白,究竟是何人要置柳奴於死地,他愣了一下,先是雙手虛託著華佗的手臂,將他扶了起來,隨後對太史慈說道:“子義,你即刻領人前去查勘,究竟是何人意圖對先生下手,一旦查明,定要將人活捉!為先生出這口惡氣!”
“回稟殿下!”劉辯話音剛落,太史慈就回答道:“賊人共計三名,一人被末將當場格殺,另外兩人,已被生擒,眼下已是押至囚牢,正在等候殿下發落!”
“好!”聽說刺殺華佗的賊人被擒,劉辯點了下頭,神色中帶著幾分焦急的對華佗說道:“不瞞先生,本王請先生前來,乃是有一急病須先生醫治……”
“病患為大,殿下,請!”不等劉辯把話說完,華佗已是向劉辯做了個請的手勢,轉過身快步朝著管青站在門口的廂房走了去。
扭頭看著華佗快步走向廂房的背影,劉辯眨巴了兩下眼睛,看了一眼一旁的太史慈。
“醫者父母心,殿下無須介意!”見劉辯一臉愕然,太史慈以為他是因華佗失禮而心生不快,趕忙抱拳又向劉辯躬身一禮寬慰了一句。
劉辯沒有說話,只是點了下頭,緊跟著華佗,帶著太史慈朝廂房跑了去。
立於廂房門口,管青見一中年人快步走向房間,正要上前攔阻,跟在華佗身後的劉辯連忙朝她擺了擺手。
見劉辯擺手,管青曉得來者正是劉辯一直在等的那位華佗先生,這才撤步退到一旁,給華佗讓出通路。
華佗也不與她客套,只是朝她看了一眼,便徑直進了屋內,直奔鋪蓋去了。
若是擱在數百上千年以後的唐宋時期,醫者徑直闖進王侯后院廂房,已是構成了大不敬之罪,即便不被下獄,也是要捱上一通能要了半條小命的板子。
可眼下是在漢末,教條並沒有那麼嚴謹,貴族女眷也不是見不得外人,華佗此舉,不過是個以醫道為首要的醫者正常的舉止罷了。
跟著華佗進了廂房,劉辯看見華佗跪坐於鋪蓋旁,也不問生病的是否是躺在鋪蓋上的柳奴,便從懷中掏出了一隻小木盒,取出銀針,在柳奴身上施起了針。
立於華佗身後,靜靜的看他施完針,又一根根的把銀針拔出來,劉辯才小聲向他問道:“先生,此疾可否治癒?”
“殿下早先可是給病患吃過蘆根?又以溼布敷過額頭?”聽得劉辯發問,華佗扭過頭,望著站在身後的劉辯,語氣很是淡然的向他問了一句。
從華佗淡然的神態中,劉辯看出他定是有著十足的把握治好柳奴,再加上華佗只是施了此針,便看出柳奴吃過蘆根和用冷布敷過額頭,醫道之精湛,已是無須用言語表明。
劉辯心內暗暗讚了聲名不虛傳,趕忙抱拳朝華佗拱了拱應道:“正是,本王先前正是採了些蘆根煎水於她服下,又以溼布為他敷過額頭。”
“若是無有餵食過蘆根清淤散熱並以溼布敷在額頭,恐怕此時已是回天乏術!眼下只須再施兩針,吃上幾服藥劑,當可痊癒!”從劉辯口中得了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