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刺客,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曉得劉辯要保蔡邕和賈詡的決心是異常強大,也深知劉協如今對劉辯有所依託,除王允之外,別的大臣都不願直接在這個問題上開罪劉辯,不過對劉辯要為董卓逆黨的家眷說情,朝臣們還是有些不解,楊瓚更是站了起來,先是給劉協行了一禮,隨後向劉辯抱拳提出了質問。

扭頭朝楊瓚看了一眼,劉辯先是朝他拱了拱手,隨後轉身面朝劉協,抱拳躬身,對劉協說道:“陛下明鑑,董卓亂政,致使朝綱不振。而今董卓伏誅,大漢由亂而穩,正是收攏人心之時。臣竊以為,誅殺董卓逆黨首惡,勢在必行,與附逆無干之家眷,可發配為奴,以示懲戒,卻不可輕言殺戮。三千餘人,乃是三千餘條性命,上天且有好生之德,陛下為君,當以臣民為念,屠戮子民,不過自弱國力而已!”

端坐於朝堂之上,劉協低著頭,沉吟了片刻,才擺了下手,對劉辯和殿堂上的大臣們說道:“今日朝議且到此為止,眾卿所議,朕自有計較!退朝!”

劉協宣佈退朝,劉辯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不過他隱隱感覺的到,這一次,恐怕那三千多人的腦袋,是保不住了。

果然,劉協起身後,對正躬身抱拳恭送他的王允說道:“王尚書,請隨本王至殿後一敘。”

立於朝堂之上,劉辯雙手抱拳,深深躬著身子,看著轉身往殿後走去的劉協,心內不免輕輕一嘆。

看來賈詡所言不假,董卓伏誅,劉辯若非有大軍開赴長安,恐怕此時劉協要對付的就是他了。

待到劉協離去,劉辯隨眾人一同出了朝堂,徑直走出皇宮。

朝臣們的衛士、親隨都等待在皇宮外,依舊是劍客裝扮的鄧展見劉辯出來,趕忙迎了上來,小聲向劉辯問道:“殿下,逆黨家眷之事陛下如何說?”

“本王人微言輕,恐怕……”劉辯搖了搖頭,輕嘆一聲,話並未說完,就小聲向鄧展問道:“大軍趕赴長安尚有多久路程?”

“今日晚間當可到達!”從劉辯的話中,鄧展聽出那三千餘人的性命恐怕是保不住了,臉上不免現出了一絲悲憤,抱拳對劉辯說道:“殿下,若陛下真要屠殺無辜,不若待到大軍進城,直接將那些人救下……”

“胡說!”不等鄧展把話說完,劉辯就朝他瞪了一眼,沒好氣的說道:“那些人皆為董卓逆黨,雖說其中多為家眷,可陛下要殺,我等又能再說些甚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領兵劫人,雖是可救三千餘條性命,可我等便成了叛軍逆臣。屆時兵禍連天,會死的便不是隻有三千餘人而已。”

被劉辯訓斥了一句,鄧展低下頭,沒敢再多說什麼,可表情裡卻還透著幾分不甘。

與劉辯相處日久,鄧展也曉得,這位洛陽王雖說往日征伐沙場,雙手已是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可他卻絕不是個無故嗜殺的人。

救不下那三千餘人,恐怕也只能說是那些人命數當盡。若真如鄧展所說,發兵營救,不只是朝野震動,就連天下群雄之間,恐怕也是要掀起一場血腥征伐,屆時會死的絕不會只有三千人而已。劉辯不願蹚這趟渾水,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被抓的人,都是曾經與董卓有千絲萬縷聯絡的,他去營救,名不正而言不順。

如果被抓的是他麾下兵馬的親眷,恐怕不用鄧展說,劉辯都會當即下令大軍進城,逼迫劉協赦免眾人罪責。

一名親兵牽著馬到了劉辯身旁,劉辯翻身上馬,將手一擺,對等在宮外的鄧展和整隊親兵說道:“回府!”

隊伍緩緩的沿著街道行進,劉辯騎著馬,走在隊伍最前面。

剛走過兩條街道,眼見就要到達洛陽王府,策馬跟在他身後的鄧展突然大叫了一聲:“殿下小心!”

話音剛落,鄧展就縱身朝劉辯撲了過來。於此同時,一支箭矢“嗖”的一聲飛向了劉辯,卻扎進了鄧展的肩胛。

“保護殿下!”陡然出現刺客,一群親兵趕忙衝上前將被鄧展撲下馬的劉辯護在中間,全都抽出長劍,一雙雙眼睛警覺的觀望著四周。

箭矢刺入鄧展肩胛,劉辯摟著鄧展,把他護在身後,早已將長劍抽出劍鞘,與親兵們一同尋找著刺客的蹤跡。

肩胛中箭,鄧展咬著牙,猛的將箭矢拔出,一把抽出長劍,另一隻手捂住還汩汩冒血的傷口,挺身從劉辯身後走出,反倒是把劉辯又給護在了身後。

經過官兵搜捕,平民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街道上一片空曠,劉辯與親兵環顧了許久,也沒見到刺客蹤影。

在鄧展被箭矢射中的那一剎,幾名親兵已然縱身躥上了兩側街道的房頂,四下尋找著刺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