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敕封洛陽王,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落下了帷幕。

“皇兄!”董卓死了,劉協強自按下心內惶恐,轉過身拉起劉辯的雙手,情真意切的對劉辯說道:“皇位本就該是屬於皇兄,只是董卓亂政,才致使皇兄不得不離開宮廷外逃避難。如今董卓已然伏誅,朕欲傳旨,命司天監決出吉日,將皇位禪讓於皇兄……”

劉協這番話,說的是情真意切,可從他那雙年輕的眸子中,劉辯卻看出了一絲別樣的意味。

那意味中透著不甘和不捨,卻也帶著無盡的無奈。此時此刻,劉協說出這樣一番話,恐怕也只是想交出權勢,而保全性命。

如此年幼,便可考慮的這般周詳,倒是讓劉辯對他另眼相看了許多。

臺階上立著的朝臣,都把目光投向了劉辯。其中有些人的眼神中,帶著期許和欣慰,好像很希望看到劉辯重登帝位,而更多的人神態中,則流露出了恐慌。

朝臺階上的朝臣們看了一眼,劉辯收回被劉協拉著的雙手,抱拳躬身,深深向劉協行了一禮說道:“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皇兄這是為何?”劉辯不欲接受禪讓,劉協心內先是一寬,隨後向劉辯問道:“朕出此言,乃是發自肺腑,絕無二意!皇兄不必多慮!”

“陛下!”劉辯保持著躬身抱拳的姿勢,對劉協說道:“大漢宗室,如今只餘下陛下與臣二人。當今天下,黃巾禍亂未平,四方豪雄紛起,若臣再起爭奪皇權之念,豈非自毀漢室基業。臣並無他求,只望陛下勤躬為民、安撫臣下,重振我大漢雄風,臣心願已足。待到陛下江山永固,臣自會交出兵權,去做那逍遙大王!”

“皇兄……”劉辯說出這番話,比他小了好幾歲的劉協眼窩中滾動著淚光,再次拉起他的雙手,帶著幾分哽咽的說道:“皇兄處處為大漢社稷著想,與朕骨肉連心。朕這江山,便與皇兄並坐!”

不等劉辯答話,劉協轉過身,向眾臣喊道:“弘農王劉辯,屢遭董賊謀害,幸而上天眷顧,不絕我大漢宗廟。為誅董卓,弘農王不懼為難,潛入長安,終與終臣共同舉事,匡扶大漢社稷,居功至偉!而今董卓已然伏誅,朕敕封劉辯為洛陽王,全權處置河東、弘農、河南尹三郡事務,並與朕共掌國政!”

“陛下英明!洛陽王威武!”眾臣得了旨意,紛紛跪伏在地上,向劉協和劉辯山呼道賀。

“此番誅殺董卓,有功者甚多,待到來日,朕自有封賞!”朝眾臣擺了下手,劉協對眾人說道:“今日朕要與皇兄促膝長談,董卓一事,交由司徒王允全權處置。”

“恭送陛下!恭送洛陽王!”劉協說要與劉辯促膝長談,董卓已然伏誅,天下大權又回到了劉協手中,眾臣自是不敢違拗,跪伏在地上,再次山呼。

與劉協離開大殿,在鄧展與一隊虎賁衛士的拱衛下,劉辯與劉協並肩朝著皇宮後院走去。

皇宮佔地寬廣,沿著青石鋪設的路面走了許久,還是沒有看到皇宮內院的入口。

二人一路上都沒有說話,劉協雙手背在身後,挺直著小小的胸膛走在稍稍靠前些的位置,此時的他,臉色雖說依然蒼白,卻是多了幾分神采,不再似往日那般如履薄冰,恢復了許多帝王應有的氣度。

落後於劉協一步左右,劉辯一路上都在觀看著路兩側的景緻。

長安皇宮尚未修建完備,可宮室、角樓卻已是鱗次櫛比、相互接連,路兩側也栽滿了花草,到處都是鳥語花香,就景緻而言,住在此處倒也是頗為愜意。

“當年董卓意圖謀害皇兄。”走了大概兩柱香光景,劉協終於還是先開口了,他臉上現出一絲黯然,很是頹喪的對劉辯說道:“當日朕雖說不忍骨肉相殘,可朝政把持於董卓之手,朕也是無可奈何……”

劉協說出這番話,劉辯心內暗暗感到有些好笑。這年僅十一歲的小皇帝,竟是要比他想象的成熟很有心計許多。

恐怕當日董卓意圖謀殺劉辯時,劉協心內也是同樣期盼著劉辯早死,只有那樣,他的皇帝寶座才能坐的安穩。

不過心裡雖是把劉協看得通透,劉辯臉上卻還是帶著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對劉協說道:“董卓已然伏誅,陛下無須介懷。自今日起,陛下便是大漢真正的皇帝,天下臣子,誰人不服,臣自會領軍討伐!”

“皇兄何不搬入宮廷,與朕同住?”又朝前走了幾步,劉協停下腳步,轉過身面朝著劉辯,對他說道:“有皇兄在,朕若是遇見難事,也可向皇兄請教。”

“天下只有一主!”劉辯微微笑著,搖頭對劉辯說道:“臣之所以誅殺董卓,為的只是匡扶大漢宗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