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章 泛著小舟去調情,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色頗為失落的收回伸出的手,劉辯點了點頭,卻並未說話。
見劉辯點頭,蔡琰拿起那隻用絲絹緊緊包裹著的瑤琴,輕輕揭開了絲絹,取出瑤琴,將琴置放於船尾。
由於紅兒只抱了瑤琴並未取來香燭,蔡琰無法在撫琴前先焚香祭拜。把瑤琴擺放平整,她雙手輕輕按在琴面上,纖纖玉指很是隨意的撥弄了幾下琴絃。
雖說她撥弄的很是漫不經心,可她的手指就好似有魔力一般,僅是隨意的調弄了兩下琴絃,瑤琴竟也發出了悅耳清新的顫音。
琴絃輕顫,聲音竟是異常的攝人心魄,劉辯不免下意識的向那隻瑤琴看了一眼。
當他看到瑤琴邊角好似有一塊燒焦了的痕跡,心頭陡然一震,趕忙向蔡琰喊道:“昭姬且慢!”
正要撫琴,突然被劉辯喊住,蔡琰很是納悶的扭過頭,一臉茫然的看著劉辯。
身在小舟上,劉辯擔心動作過大,可能會將小舟弄翻。他躬著身子,慢慢走到船尾,伸手輕輕撫摸著瑤琴邊角那塊燒焦了的痕跡,向蔡琰問道:“這面琴從何得來?”
“半月前,曹刺史著人將此琴送至安邑,贈於妾身……”見劉辯問起瑤琴的來歷,蔡琰扭頭看著他,神色中帶著幾分忐忑的說道:“若是殿下不喜,妾身將此琴棄於湖中便是。”
“焦尾琴,世間僅此一把!”蔡琰說著話,抱起琴就要往湖裡丟,劉辯趕忙抬手將琴按住,對她說道:“早先本王在盧縣,見了此琴,本欲將之帶出贈送於你。可惜當日險阻重重,可否逃離尚且未知,因此本王才未將此琴帶出……”
“此琴乃是家父當年於火中救出琴木,著工匠製成。”抱著琴的手臂被劉辯按下,蔡琰看著琴身那片燒焦的地方,輕聲對劉辯說道:“有此琴時,妾身尚在襁褓之中,只是往昔聽聞家父提及,卻並未見過。若非曹刺史聞知此琴來由,將其贈於妾身,妾身恐是今生都無緣得見……”
“方才昭姬撫琴,本王已然聽見。琴音清越,卻是極品。”握住蔡琰按在琴面上的手,劉辯將下巴貼在她的肩頭,無限柔情的對蔡琰說道:“昭姬明言不被本王所喜,本王著實心如刀割。昭姬才情練達,這世間女子,又有幾人如昭姬一般,寫得錦繡文章、奏得高雅琴律?”
聽了劉辯這番話,蔡琰身軀微微顫抖了一下,她低下頭,一雙美目中竟又蘊集起點點淚光。
“這面琴雖是有傷,可萬物皆無完美!”拉著蔡琰的手,輕輕按在瑤琴被燒焦的地方,劉辯接著對她說道:“它就猶如本王對昭姬之情,雖因天下混亂,不可整日伴於昭姬左右,心內卻無時不在牽掛。酒之濃處何必狂飲?情之切時安忍別離?可是當今天下群雄紛起,大漢社稷朝不保夕!江南、中原,各路豪強擁兵自重!漠北、東夷,胡虜雄兵虎視眈眈!本王身為大漢宗室,又如何能眼見這天下陷入亂?又如何看得下百姓流離失所?本王對不住昭姬,對不住幾位王妃。若是天下不亂,本王有得選擇,寧願捨棄這洛陽王之位,與幾位王妃歸隱山林,再不問這世間紛繁爭鬥……”
“殿下……”劉辯話說到此處,蔡琰仰起臉,淚眼婆娑的凝望著他,哽咽著說道:“妾身知錯,妾身再也……”
蔡琰的話並沒有說下去,因為此時,劉辯的嘴唇已是印在了她紅潤的唇上。
溫潤的唇兒被劉辯叼住,蔡琰緩緩的閉上了眼睛,起初她的貝齒尚未完全開啟,僅僅只是微微開闔,心內糾葛著該不該迎合劉辯的親吻。
隨著劉辯的舌頭在她口中輕輕挑動,與她的丁香小舌一觸即離。蔡琰只覺著渾身如同被火烤了般的燥熱,呼吸漸漸粗重,一雙玉臂緊緊的環在劉辯的腰上,阻隔著劉辯舌尖侵襲的貝齒也打了開來,香甜柔滑的丁香小舌,隨即主動迎上了劉辯伸進她口中的舌頭,與之相互糾纏、攪動。
緊緊的摟著蔡琰,與她親吻著,劉辯的一隻手也很不老實的在她那單薄瘦削的身子上慢慢遊移。隨著二人漸漸劇烈的動作,小舟輕輕搖晃。船舷邊上,一圈圈漣漪向四周散去,很快便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中消散。
檀口中含著劉辯那條富有侵略性的舌頭,一隻挺翹的胸脯被劉辯撩起她裙裾伸進宮裝內的手輕柔的握住。蔡琰她只覺著渾身一陣酥麻,大腦也陷入了混沌之中,全身的骨頭就好似要被融化了一般,絲毫提不起半點氣力。
將蔡琰慢慢的放倒在小舟中,劉辯翻了個身,打算跨坐到她那柔若無骨的嬌軀上。
或許是**催生,使得他有些過於激動。翻身時,他的動作稍顯大了些,整個人都靠在了左側的船舷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