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8章 東的抉擇,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了一句。
聽得孫權追問,凌操著才抱拳對孫權說道:“回稟吳侯,我等乃是吳地將領,假若吳地果有戰事,我等必當效死上前!可若要我等對政事做出決斷,卻是頗有為難!”
凌操一臉為難的說了一通話,也是讓孫權滿心的無奈。
自打做了這江東之主,他整日要考慮的便是如何保住江東在孫氏手中。
江東假若能夠脫離大漢自成一國,並非不可,若是不可脫離,每年繳納一些貢賦,只要還留在孫氏手中,也是他對孫堅和孫策有了個交代!
可如今,他面臨的局勢卻並不是應不應讓江東自成一國,而是如何保住這一隅之地,不被朝廷把江東給收了去。
張昭一開口,便是要他親自前往洛陽向劉辯負荊請罪,顧雍雖說是提出了他前往洛陽很可能被劉辯當場誅殺的現實,卻也說不出究竟該如何抉擇。
擺在孫權面前的,竟是完全無法抉擇的窘境。
“吳侯!”正當孫權也不曉得該如何抉擇的時候,一個人站了起來,抱拳對他說道:“江東有長江天險,朝廷大軍前來,渡過長江並非易事。只要我等死守長江,便可抗拒朝廷大軍。大軍出征,須有糧草耗費,朝廷大軍自北而來,將士不習水性,排程糧草也是頗為困難!吳侯前往洛陽,無非死路,眼下之計,當擊破周瑜,佔據長江天險方為緊要!”
又有人站起說話,而且還提出了眼下最緊迫要做的事情,孫權的目光自是落到了此人身上。
說話的這個人,也是須發花白,只不過身子板卻不像張昭那樣硬朗,站起之後,微微的還有些搖晃。
起身說話的,正是早年曾為孫策向劉協求官的張紘。
當年前往許都,張紘曾留在了那裡,後來曹操被漢軍擊破,他便返回了江東。
只不過張紘由於體質羸弱,回到江東之後,極少過問政事,若不是孫權緊急召喚眾人前來議事,他還是在府中靜養,斷然不會來到這裡
見起身的是張紘,孫權趕忙對他說道:“子綱身子欠安,尚且不忘為某分憂,某心甚慰!”
保持著抱拳躬身的姿勢,張紘對孫權說道:“感蒙吳侯掛念,某何敢不與吳侯分憂?眼下緊要之事有二,其一乃是奪取周瑜領地,將長江天險全盤掌控手中,其二則是將治所遷往秣陵。秣陵乃在南方,且地勢繁雜,朝廷大軍即便渡過了長江,等閒也是進入不得,吳侯保全家業,應是無虞!”
說完這些話,張紘手捂著嘴,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一力勸說孫權前往洛陽負荊請罪的張昭,聽得張紘說要奪取周瑜營地,趕忙對孫權說道:“吳侯,周瑜已然投效朝廷,若是貿然討伐,無非給朝廷發兵南下的由頭而已!”
“朝廷擒獲諸多江東探馬,即便吳侯不討伐周瑜,朝廷大軍也是有由頭南下!”張紘只顧著咳嗽並沒有說話,與張昭爭鋒相對的顧雍卻是開口說道:“某附議長史張紘!”
目光先是從張紘的臉上轉到張昭的臉上,隨後又看向了顧雍,孫權向廳內眾人問道:“你等以為,某該當如何?”
問起了廳內眾人,坐在廳內的一眾江東幕僚和將軍,也是能從孫權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
其中心思靈透的一些人,紛紛站起身,抱拳躬身對孫權說道:“某等附議長史張紘!”
也有一些人,心內揣著和張昭一樣的念頭。
可他們卻也沒有把握孫權真去了洛陽還能不能回來,只得保持著沉默。
見許多將軍和幕僚都附議張紘,只有少部分人坐在原處不開腔,孫權也不向那些沒啃聲的問什麼,站了起來,對廳內眾人說道:“某意已決,即刻點選兵馬,討伐周瑜!”
“吳侯,此乃自尋死路!”孫權做出了決斷,張昭立刻喊了起來:“吳侯當前往洛陽,向當今陛下負荊請罪,以求陛下原宥,並非同朝廷大軍為敵!更非貿然討伐周瑜!”
跟本不理會張昭的喊聲,孫權向廳內眾人擺了擺手說道:“你等都退下吧!大軍整備之事,便交於凌操父子,揀選吉日,即行出征!”
廳內眾人齊齊應了一聲,凌操父子更是跨步上前,接下了領兵討伐周瑜的命令。
朝張昭看了一眼,孫權也不理會他,離開座位,將袍袖一甩,徑直往大廳門口走了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