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4章 已是擦肩而過,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向鄧展做出吩咐,語氣也是一片陰寒。

“諾!”雙手抱拳,躬身應了一句,鄧展沒有多說任何言語,轉身離開了房間。

他很是能夠理解劉辯的心情,當初他追隨劉辯,也是因為見劉辯對百姓不似尋常豪強那般不以為意,甚至很多時候,都會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

如今許多鎮子被匈奴斥候屠戮,而且眼前這座鎮子,情狀又是極其悽慘,劉辯要親自引領隊伍,前去剿滅那支匈奴斥候,便不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情。

發現鎮子裡還有個孩子活了下來,劉辯的心情多少好了些,回到留宿的房內,與蔡琰、管青一道逗弄了會孩子,也就各自睡了。

此後的兩三日裡,洛陽軍行進的速度明顯要比先前慢了許多。

一連走了三四日,劉辯從小鎮帶出的孩子,白天與蔡琰同乘一車,到了晚間,便會在蔡琰婢女的服侍下安睡。

每次見到劉辯,小孩子都會表現出異常的親暱,不過自從洛陽軍在鎮子裡發現他,這個小孩子就一句話也沒說過,就好似一個小啞巴般。

劉辯曾經也擔心過這個孩子是個天生的啞巴,可找了隨軍的醫者檢視,發現孩子的舌頭完好,根本不可能是個先天的小啞巴。

如此一來,唯一的解釋,便是這個小孩子當時聽到也看到了鎮子裡平民被屠殺的一幕,只不過當時他沒有吭聲,才逃過了一劫。

每每想到這些,劉辯就會暗暗讚歎,這個孩子年僅兩歲,便能在那慘烈的場面前保持沉默,若是長大成人,定是會有一番建樹。

一直不說話,怕是因他那幼小的心靈已被當日的慘狀損害,如何撫平孩子心底的創傷,也是劉辯應當考慮的關鍵。

帶著孩子離開小鎮,劉辯給他取名劉堅,取義堅強,並且將劉堅收為義子,返回洛陽還將為他延請教師,好生教授學業。

大軍連續向被推進,一直到第四天,鄧展派出去調查匈奴斥候的探馬才傳回了訊息,那隊匈奴斥候如今還在雁門陰館一帶活動。

劉辯率領的大軍,已是到了定襄善無。如此算來,他們與那隊匈奴斥候早已是擦肩而過。

連續得到探馬回報,所有的訊息都是指向雁門陰館。

得知匈奴斥候被他們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劉辯並未放棄親自帶領人手,前去剿滅這支斥候的打算,他立刻便命令鄧展和王氏姐妹以及管青,跟隨他返回雁門,誅殺那支據回報只有六七百人的匈奴斥候。

數百里奔襲,不可能帶著蔡琰和劉堅,這對臨時母子,被劉辯安置在了大軍中,大軍則由高順暫代指揮,屯紮於善無。

探查清楚了匈奴人的人數和所處方位,早已是憋著一肚子怒火,始終沒有爆發的劉辯,終於將壓抑的憤怒爆發了出來,率領鄧展、管青、王氏姐妹和五百龍騎衛,星夜兼程,直撲雁門!

陰館,毗鄰長城,是長城以北一處並不算十分繁華的所在。

匈奴斥候一路南進,選擇的,也都是這種冀州軍駐兵不是很多,人口也只是尋常的所在。

自打從河套出徵,這幾百名匈奴人,攜帶的乾糧很快便已吃完,如今他們的補給,完全都是靠著劫掠村鎮所得。

為了給洛陽軍和冀州軍施加壓力,讓他們對匈奴不敢小覷,引領這隊匈奴斥候的頭領,但凡進入一處村鎮,便會命令士兵,將村鎮內的男女老幼悉數屠殺。

劉辯一直在找尋他們,這隊匈奴人卻是刻意躲避著劉辯。

他們人數並不是很多,每個人心內都很是清楚,一旦與洛陽軍交鋒,身死或被擒,那必然的事情。

正是由於如此,每每與劉辯的洛陽大軍接近,這隊匈奴人便會蟄伏起來,以免被劉辯發現。

這幾日,眼見著洛陽軍向北走的遠了,他們的膽子才又大了起來,正醞釀著洗劫下一處村鎮。

距離陰館城二三十里開外的一片林子裡,數百名匈奴人或坐或躺,懶洋洋的歇息著。

幾個匈奴頭領湊在一處,彼此正商議著洗劫何處村鎮。

“陰館駐紮著六百冀州軍,人數與我等相當!”一個身上披著狼皮,左邊臉頰上殘留著一道刀疤的匈奴將領,環顧著盤腿坐於一旁的另外幾個頭領,對他們說道:“以往我等洗劫的都是遠離城池的鎮子,這次倒不如選個近的!”

“你的意思是……?”披狼皮的匈奴將軍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匈奴將軍就齊齊將目光轉向了他,其中一人語氣中略帶著些許不解的問道:“進攻陰館周邊的村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