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3章 楊奉入淮南,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抱定必死的決心,楊奉一路策馬疾馳,不一日便到了壽春城外。

壽春城,坐落於淮水南岸,曾經作為戰國末期楚國的都城,見證過一代王朝的沒落、消亡。

此城為群山環抱,北有淮水、淝水作為屏障,東有淝陵將其與東方豪強隔斷,是一處天然的易守難攻之處。

領著四名衛士,到了壽春城外,楊奉一勒韁繩,向守衛城門的兵士喊道:“速速前去通稟袁公,就說秦王使者來到,請袁公出城迎接。”

守著城門的幾名淮南軍,將楊奉只領了四個親兵,對他所說的秦王使者身份多少有點懷疑。

袁術從揚州遷往壽春,時常也會接待一些諸侯使者。

還從來沒有哪路諸侯的使者,會如同秦王的使者這般寒酸,連隊像樣的車馬都沒有,只是五騎快馬來到城門外。

“使者請告知名姓,小人這便去向袁公通稟!”守衛城門的淮南軍軍官,抱拳向楊奉行了一禮,提出了要楊奉告知名姓的請求。

“秦王麾下鎮東將軍楊奉!”騎在馬背上,楊奉腰桿挺的筆直,向那淮南軍軍官通報了名姓。

“將軍少待!”抱拳朝楊奉行了一禮,那軍官轉身向城內跑去。

四名衛士一字排開,騎著戰馬,佇立於楊奉身後。

楊奉騎在馬背上,筆直的挺著腰桿,面無表情的望著壽春城門。

城門洞開,從開啟的城門,楊奉能看到城內的青石路面上,一個個壽春百姓正來來回回悠閒的行走著。

袁術與袁紹開戰,雙方的戰場多在淮南境外,壽春雖是被袁術僻為治所,可這裡卻已是許久都沒有經歷過戰爭。

壽春城內的百姓,早已習慣了和平的閒適,在街市上往來行走,也是悠閒自在。

透過洞開的城門,看到城內那一個個悠然自得的壽春百姓,楊奉心內也是一陣唏噓。

城內的百姓還不曉得,袁術很快便會在此處稱帝,一旦他稱帝,便是與整個天下為敵,各路豪雄大軍將會紛紛而至。

尤其是劉辯的秦軍和曹操的軍隊,時機恰當必定會大舉進入淮南。

淮南,這片沉浸在和平氛圍中許久的土地,不久之後便會迎來一場場血腥的征伐。

駐馬立於城外,等了約摸兩柱香的光景,楊奉才看到城內出來一隊人。

當先的一人,並非楊奉點名要見的袁術,而是一個文士模樣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穿著一身寶藍色的絲綢深衣,見了楊奉,老遠就翻身跳下馬背,雙手抱拳,滿臉堆著笑容,一邊朝楊奉這邊走,一邊對楊奉說道:“某乃袁公帳前長史李豐,得知將軍前來,特意出城迎接將軍!”

騎在馬背上,見走出城門的是袁術的長史李豐,楊奉眉頭微微擰了擰,很不情願的抱拳朝李豐拱了一下,對李豐說道:“某乃秦王使者,袁公如此怠慢,未免太過託大!”

“眼下淮南周邊不太安寧!”立於楊奉的戰馬前,李豐臉上帶著些許為難的對楊奉說道:“袁公如今也是寢食難安,整日思忖如何避免戰禍蔓延至淮南!方才袁公便是正召集眾將商議此事,著實無法脫身,才命下僚前來迎接將軍!”

“久聞傳言,袁公自從得了傳國玉璽,便一心稱帝,此時莫非……”來到淮南,目的就是刺激袁術儘快稱帝,爾後進軍許昌,以解徐州之急,楊奉也不拐彎抹角,反倒將話說的異常直白,話說了一大半,他才止住話頭,一臉玩味的笑容,視線不住的在李豐的身上游移著。

身為袁術長史,李豐雖說與郭嘉、徐庶等人無法相比,卻也是個混跡官場的老狐狸。

楊奉這麼說話,顯然是秦王對袁術早有懷疑。

天下間不曉得秦王大軍強悍的豪雄,已是不多。被秦王盯上,袁術想要順利稱帝,恐怕會遇見許多阻礙。

斷然不會承認袁術有稱帝之意,當楊奉話音落下之後,李豐緊緊的蹙起眉頭,向楊奉問道:“將軍此話何意?袁公四世三公,乃是漢室老臣,對漢室忠心天地可鑑!將軍如此說話,豈非無中生有、節外生枝?”

“既然袁公無有此意,那便是坊間謠傳!”楊奉也不與李豐爭辯,雙手抱拳朝李豐拱了拱,對他說道:“既然袁公磊落,末將來此,事情便是好辦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