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2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站了起來,向他欠身福了一福說道:“陛下可是不捨皇位?”

劉協沒有吭聲。

眼下是在洛陽,他的身邊,也都是劉辯的人。

話說的若是不夠謹慎,他毫不懷疑劉辯會動手將他殺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

為了爭奪皇權,從古至今,帝王后裔做過的手足相殘之事,早已是數不勝數。

手中沒有一兵一卒,劉協也是曉得,他的性命持掌在劉辯的手中,而劉辯既然能成為一方豪雄,掌握著數十萬大軍,對他必定會是心狠手辣。

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剛入洛陽之時,他就很是識時務的承諾要將皇位讓出。

劉協的沉默,無疑是已經給了伏皇后答案。

美目凝望著劉協,伏皇后輕聲問道:“敢問陛下,是皇位緊要,還是身家性命緊要?”

被伏皇后問的一愣,劉協扭頭看著她,輕聲反問道:“皇后何意?”

“陛下手中無有兵馬,當初董卓亂政,也是受那董卓所制!”垂下臻首,伏皇后先是抿了抿嘴唇,爾後才說道:“在許昌之時,曹操對陛下呼來喝去,董妃更是險些命喪曹操之手。這些,莫非陛下都忘記了?”

凝視著伏皇后,劉協的眉頭緊緊鎖了起來。

當年的一幕一幕,都在他的眼前流過。

想想自從做上皇帝,這十年來,他著實是受著董卓和曹操的脅迫,整日裡都是提心吊膽。

相比於那些日子,如今在洛陽,劉辯對他是不管不問,他反倒逍遙自在。

“董卓與曹操之所以要挾陛下,只因皇權不在他們手中!”見劉協沒有吭聲,伏皇后接著說道:“他們要利用陛下,挾天子以令諸侯。而今陛下來到洛陽,秦王卻是從未請陛下下過詔書,不知陛下可有甚見解?”

“天下豪雄,有許多都是仰秦王鼻息!”緊緊的鎖著眉頭,劉協說道:“他如何還需要朕發出詔書?”

“既是如此,陛下強留皇位,若是惹得秦王惱了,將陛下誅殺,這皇位依然會是秦王去坐!”低著頭,伏皇后將聲音壓的很低,對劉協說道:“如此一來,陛下倒不如將皇位禪讓於秦王,我等夫妻只尋個逍遙所在,度過殘年便是!感念陛下禪讓之德,秦王必定不會為難陛下!”

伏皇后的一番話,把劉協說的半晌沒有言語。

他雖是不捨皇位,卻也曉得伏皇后說的沒錯。

與董卓、曹操不同,秦王劉辯原本就是皇室血脈,而且他早年也曾做過大漢的皇帝。

相比於劉協這個被董卓扶持上去的皇帝,在漢靈帝臨終之時得了遺詔登基的劉辯,坐上皇帝的位置,更是名正言順了一些。

要不要他這位傀儡皇帝禪讓,對劉辯來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

有了禪讓一事,劉辯登基便是錦上添花。

若是劉協守著皇位不松,劉辯隨意找個由頭將他殺死,這天下間,便只有劉辯一人有資格繼承皇位。

皇帝終究還是劉辯去做,而劉協能選擇的,卻只有活下去,或者死!

活下去,還能落個半生逍遙。

在董卓和曹操的脅迫下生活了十年,劉協也是倦乏了。

抬起頭,仰臉望著天空,他緩緩的閉上了眼睛,過了許久,才對伏皇后和董妃說道:“朕做了十年皇帝,卻是眼看著大漢分崩離析,若非秦王力挽狂瀾,大漢危矣!朕又如何會眷戀皇位?這皇帝,本就應是秦王去做!”

這句話雖說是劉協在思慮周詳之後說出,可話自他的口中講出,讓人聽著,總覺著十分落寞和辛酸。

天下,是講求實力的天下。

手中沒有一兵一卒,始終只是個傀儡皇帝,若是再沒有點識時務的眼裡介,想要活下去,都將會是一種奢望。

劉協與伏皇后和董妃的對話,在一天之後傳上了嵩山,傳到了劉辯的耳中。

聽完前來報訊的衛士將他們的話一一複述完畢,劉辯嘴角牽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向衛士擺了擺手。

衛士抱拳躬身退了下去,劉辯扭頭看著站在一旁的龐統和徐庶,笑著對他們說道:“元直、士元,那劉協想來還是有些不捨皇位!”

“雖是不捨,可他卻是曉得,身在洛陽,這皇位終究會是殿下的!”面帶笑容,龐統說道:“殿下南征北戰,莫非會將皇位拱手讓於他人?”

“士元所言不差!”嘴角帶著笑意,劉辯眼睛微微眯了眯說道:“與人做嫁衣,本王可是不會去做那等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