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3章 好生為秦王做事,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某又如何不知河北不可丟,可而今的形勢,我軍困死河北,倒是不如前往遼東,一旦得了遼東疆土,來日再圖南進也是並無不可!”

“曹公!”保持著雙手抱拳的姿勢,荀彧對曹操說道:“遼東乃是苦寒之地,公孫度自打佔了遼東,屢有南進之心,卻苦於糧草難以籌備,兵馬也是不易徵召,而今已是過了數年,始終佔著一隅之地,難入中原分毫。曹公即便是得了遼東,人口與物產不足,大軍難以整備,且家在中原的將士們屆時思鄉情切,怕是連站穩腳跟,也是不易!領軍前往遼東,不過一條死路而已!”

曹操擔心的,正是如同荀彧所說一般。

他也在糾葛著,若是到了遼東,麾下將士思想情切,戰力必將大打折扣。

屆時若是一時擊破不得遼東軍,他和麾下將士,便會陷入苦寒之地。

眉頭緊緊的鎖著,曹操把目光轉到了荀攸的身上。

見曹操看向他,荀攸抱拳說道:“曹公,而今已是開春,再不用多少時日,天氣將會轉暖,我軍在遼東轉戰之日,可有數月之多,三軍將士必定無須擔憂忍受苦寒。那遼東雖說人口不多,可北地之士,乃是能征善戰之人,徵集兵馬只須稍加訓練,便可趕赴沙場,如此利弊相抵,倒是利更大於弊!至於物產,曹公一旦揮兵南進,可於沿途徵集糧草,又何須遼東供給?”

荀攸的一番話,聽起來倒也是很有道理。

緊緊的鎖著眉頭,曹操最終還是擺了下手,對廳內眾人說道:“罷了,此事便如此定了!我軍稍事休整,便前往遼東!”

曹操決定離開河北,領軍趕赴遼東。

早先帶著兩千兵士趕赴幽州的袁熙,也是得了劉辯的傳召,匆匆離開幽州,前往鄴城。

幽州與鄴城之間,相距還是甚遠。

得了劉辯傳召便即刻啟程,袁熙一路緊趕慢趕,還是用了十數日,才到達鄴城。

剛到鄴城城外,他就覺著情勢好像有些不對。

鄴城城牆上,插著一面面秦軍的戰旗,昔日袁軍的戰旗,早已沒了蹤跡。

城頭上插著的秦軍戰旗,在風的吹拂下捲動著旗身,遠遠望去,倒也是煞為壯觀!

望著插滿了鄴城城頭的秦軍站起,袁熙臉色霎時便有些蒼白了起來。

昭示著城池歸屬的戰旗變更為秦軍旗幟,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城內的袁軍如今已是不佔主導地位,整座城池,已是在秦軍的控制之下。

河北袁氏的基業,怕是已隨著戰旗的變更,如同滔滔江水付諸東流。

心內頗為感傷,袁熙也是無可奈何,只有騎著馬,很是緩慢的向著鄴城城門行進。

跟在袁熙身後的,除了一隊隨行護衛的袁軍將士,還有一員身量魁偉的武將。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早先辭別了劉辯,要返回河北的高覽。

當初高覽返回河北,一路打探,得知袁軍又吃了敗仗,袁熙已是領著人馬趕赴幽州,於是便一路快馬加鞭,趕往幽州。

到了幽州,與袁熙相見,二人敘談其這許多日子的所見和切身經歷,不禁都是一陣唏噓。

在洛陽城內呆過一些時日,高覽是親眼見識了秦軍的軍容威武。

同袁熙提及秦軍,高覽毫不避諱的說出他認為天下日後將會落入秦軍之手的看法。

早已宣誓投效劉辯的袁熙,在聽了高覽的一番講述之後,也是沉默了良久。

袁熙的心情很是矛盾。

他希望秦軍強悍,天下之大,只有強悍的秦軍,才可將曹操擊破。

可同時,他也懼怕秦軍強悍。

當初帶著甄宓前往洛陽,他便感覺到秦王與早年相比,已是完全不同。

攻伐公孫瓚時,秦王還是個敦厚的皇族,可如今的秦王,身上多了幾分帝王之氣。

與秦王目光相對時,袁熙看不出他內心深處的半點感情。

他所能看到的,只是對江山的渴望和對權勢的駕馭。

如今的秦王,早已具備了一代帝君的氣度,所缺少的,不過是匡復大漢江山,成為一代真正的帝王。

騎著戰馬,朝著鄴城城門行進,高覽湊到袁熙身後,小聲對他說道:“公子,鄴城怕是已經落入秦軍之手。”

點了點頭,袁熙輕嘆了一聲,扭頭對高覽說道:“秦王不日將接受禪讓,重登皇位。他是個有為之君,要的是天下一統,又如何肯將兵權交於袁氏手中?”

“公子有何打算?”袁熙的話中透著掩飾不住的失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