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0章 對峙河內,三國之特工皇帝,諱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句。
王榛這麼一問,劉辯才愣了一下。
一條魚,雖然有數百斤之多,可秦軍卻是有著十數萬,將它送到主力軍營,恐怕將士們連喝口湯都是趕不上。
想到這層,劉辯對王榛說道:“將此魚分作三份,運往龍騎衛軍營!”
秦軍三衛之中,只有龍騎衛人數最少,僅僅才五百餘人。
這條與足有數百斤,送到龍騎衛軍營,所有龍騎衛都能嘗上鮮,要比不腥不臭的給所有將士每人一口湯喝合適的多。
最主要的是,秦軍征討淮南的戰鬥中,龍騎衛潛入淮南軍主陣,誅殺敵軍主將,功勞遠遠大於其他軍隊,將大魚送給他們,別人也是不能說些甚麼。
吩咐下去將大魚送到龍騎衛軍營,劉辯又對一名衛士說道:“傳令各軍營,今日多備酒肉,犒勞全軍將士!”
之所以有多備酒肉一說,劉辯也是考慮到,若是隻有龍騎衛得了大魚,其他軍營什麼都沒有,也是讓將士們寒心。
給他們來場酒肉盛宴,那條大魚便會無足輕重了。
大魚被一群兵士用馬車拉走了,看著沿青石路往前院去的馬車,劉辯眉頭微微擰了起來。
于吉在書信裡說的明白,大魚將要浮出水面,而河北一帶,也要陷入新的動盪。
早先對於吉還存在著些許懷疑,因大魚被撈出水面,劉辯對他便是深信不疑。
假若於吉沒有死在孫策手中,劉辯一定會派人前往江東,把他接到洛陽,畢竟身邊有這麼個能看穿命數的人,也是不錯。
劉辯在洛陽城內忙著捕撈大魚,河內一帶,此時卻是大軍往來,一片廝殺。
一座山崗上,夏侯惇駐馬立於山頭,一隻手搭在額頭上,眺望著遠處一片平坦的曠野。
地平線的盡頭,一條長長的黑線出現在夏侯惇的視線中。
那條黑線並不是靜止不動,而是跳躍著向前。
越來越近,當黑線近到夏侯惇能看見最前方隨風飄搖翻飛的戰旗時,夏侯惇抬起手臂,向身後的曹軍喊道:“敵軍來了,全軍戒備!”
“吼!”隨著一聲整齊的吶喊,所有曹軍重步兵全都將盾牌擋在了身前,手中提著短矛,眼睛一眨不眨的凝視著地平線盡頭的那條黑線。
曹軍的弓箭手並沒有原地列陣,而是手持長弓,在弓弦上搭起箭矢,箭矢的尖端斜斜指向地面,飛快的跑到夏侯惇的前方,在山坡上列起了陣型,只等敵軍靠近。
作為迂迴和衝殺的重騎兵,則駐馬立於陣列的最後。
每一個騎兵的眼睛,都凝望著正緩緩朝山坡接近的敵軍。
兩支軍隊的距離越來越近,當敵軍行進到最後一列兵馬也能被曹軍清楚看到衣甲色彩的地方時,他們止住了前進。
率領這支大軍的,是一個約摸三十多歲的將軍。
將軍頭頂熟銅盔,身穿蘸金甲,只是駐馬往大軍前一立,渾身就透著一股威勢。
這將軍不是別個,正是曹操下令讓夏侯惇討伐的張揚。
曹操當初佔據了河內,可由於兗州、青州一帶始終不太平,徐州的陶謙又殺了他的父親,諸多事務纏身,讓他疏忽了河內,被張揚趁虛而入奪了去。
駐馬立於山坡上,與張揚尚且相距數百步,遠遠的凝望著張揚,夏侯惇緊蹙起眉頭,向前方的弓箭手喊道:“箭矢上弦,謹防敵軍衝鋒!”
夏侯惇麾下兵馬,在人數上要少於張揚,可他卻很會選擇地形,趁著張揚的大軍尚未來到,領著隊伍上了山坡。
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雙方弓箭手對射箭矢,在山坡上的曹軍,射程便是要比山坡下的張揚軍遠了許多。
而且選擇這樣的地形,弓箭手可以擺列在陣列的最前方,張揚軍雖然也有騎兵,可仰攻卻是騎兵的一大缺陷。
一旦雙方開戰,張揚軍的騎兵尚未衝上山坡,曹軍弓箭手已經能從容退到這列後方。
騎兵仰攻,根本無法將衝擊力發揮到極致,一旦被佔據高地的敵軍重步兵纏上,騎兵幾乎是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
晚一步趕到戰場的張揚,遠遠的領著大軍列起陣型。
凝視著山坡上的曹軍,張揚的嘴角微微一牽,並沒有下令讓大軍衝鋒。
來到戰場,卻在山坡下襬出陣型,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張揚的舉動著實是讓夏侯惇感到有些不明所以。
雙方對峙,夏侯惇若是率軍衝下山去,便是主動放棄了有利地形,曹軍的地利優勢,也會蕩然無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