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三請薛仁貴,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鄉的老母身患重病,帶來口信,要我回家。我從小喪父,母親一手把我撫養成人,我沒有兄弟姐妹,母親病重,我自然要回家伺候。我沒有多少積蓄,便向江夏王借二百兩紋銀,說待我母病好再回王府效勞,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江夏王滿口答應,我萬分感激江夏王。我帶著紋銀回家為母治病。半年來,連治帶養母親病好了。大前天,我才返回長安。昨晚,我的叔伯兄長張發設宴為我接風洗塵。吃酒中間,他問我王爺待我如何,我說恩重如山。

他說王爺有個仇人害死了翠花公主,現在這個仇人被萬歲宣召進京,住在金亭館,可能三兩天就要走。如果仇人一走,這仇就很難報了。我問王爺的仇人是誰,他說是薛仁貴。

我聽了一怔,說薛仁貴不是個忠臣嗎?他說薛仁貴只是立過戰功,不是什麼忠臣,而是個好色之徒,王爺與他有殺親之仇,又說:“當初你曾答應王爺說你母病好之後為王爺效勞,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如今,王爺要你去刺殺薛仁貴,為他女兒報仇,你應當信守前言。‘大人,我本不願幹這事,可是,又覺得不能食言,不能忘了江夏王的恩德,所以就答應了。張發很高興,帶我去見江夏王。江夏王也非常高興,並答應事成之後贈我紋銀兩千兩,又問我萬一被抓怎麼辦。我知道他們怕我被抓供出他們來,就對天發了誓。行刺薛元帥之事,是張發對我說的,是江夏王讓我乾的。剛才大人一番金玉良言,使我如夢初醒。我悔恨自己輕信一面之詞,險些殺害忠良,成為千古罪人。以上所說,句句是實,決無謊言,小人甘願伏法。”

程咬金越聽越高興,讓張鵬在筆供上畫押,然後說:“老夫把你帶到金殿上面見天子,你翻供嗎?”

“大人,我既招了供,決不反悔。在這兒怎麼說的,到金殿上還怎麼講。”

“如能這樣,老夫保你不死,管叫你全家母子團圓。”

“多謝大人。”

程咬金命人將張鵬押下去,便同薛仁貴等人計議如何處理此事。程咬金說:“我看還是仁貴帶張鵬上殿動本,先不必說我審刺客之事;懷玉、羅通、寶林、寶慶也先回府,我去告訴牛鼻子徐三哥一聲。咱們在金殿上將事挑明,看萬歲如何處置。如若萬歲偏袒李道宗也沒關係,我也有辦法……”

眾人按照程咬金的吩咐各自行動。

薛仁貴歇息了一會兒,然後命人押著張鵬離開金亭館,奔往午門。

今天不是天子臨朝之日。薛仁貴撞鐘擊鼓,一陣鐘鼓聲響後,天子準備升殿,文武百官准備上朝。

李治升殿,群臣見駕已畢,歸班站立。李治問:“何人撞鐘擊鼓?”

黃門官報:“薛仁貴請求上殿伸冤。”

李治一怔,不知出了什麼事,忙宣薛仁貴上殿。

薛仁貴走上金殿見駕,李治問:“不知薛愛卿撞鼓擊鐘為了何事?”

“萬歲,昨日夜間有一刺客刺殺微臣,被微臣捉住。微臣認為,刺客行刺與微臣被害蒙冤之案有關,故而想請萬歲御審。”

還沒等李治說話,程咬金已出班奏道:“萬歲,此事重大。薛仁貴入朝的當天夜裡,刺客就到金亭館行刺,說明內中必有情由。依微臣之見,萬歲理應金殿御審。”

李治心想:一個小小刺客,也要朕御審,未免小題大作了吧!他剛想開口,徐懋功也出班奏道:“此案關係我主江山,依微臣之見,還是請萬歲御審為好。”

“徐愛卿,一個小小的刺客,與朕的江山有何關係?”

“萬歲,如果刺客得逞,殺了薛仁貴,何人掛帥西征?這不是與萬歲江山有關嗎?

此事如不查明,一則薛仁貴不會安心出征,二則刺客的主使者還會另派刺客行刺薛仁貴。

如果派其他官員審問,恐怕曠日持久,耽誤西征日期。晚出征一日,西涼的氣焰就會增長一分。所以,還是請萬歲御審為好!“

李治覺得徐懋功言之有理,點頭應允:“薛愛卿,刺客現在何處?”

“在午門外。”

李治吩咐把刺客押上殿來。

張鵬並沒有感到恐懼,倒有一種慶幸之感:沒想到我在臨死之前還能看看金鑾殿!

張鵬神色自若,跪下伏地說道:“罪犯給萬歲叩頭。”

“下跪刺客,家住哪裡?姓甚名誰?為何到金亭館行刺朕的薛愛卿?從實招來!”

張鵬恪守諾言,把對程咬金說的那番話又重複了一遍。

李治說:“膽大的張鵬,分明是張發要你殺薛愛卿,你卻說成是江夏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