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部分,漢末大軍閥,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說道。 徐榮依舊站在陣中央,身旁有張繡、閻柔等帶著傷病出戰的將領,這次出戰並不是他們的任務,他們只需在陣內保住徐榮不讓他受到干擾乃至攻擊。看著趙雲對著另兩員將領耳語之後開始衝陣,徐榮舉起手中令旗,開始下達旗語。
十絕陣完全融會貫通的好處顯而易見,現在徐榮根本不需死板的從第一陣開始排列,而是直接祭出了四門斗底陣的陣基,等待著上鉤的大魚。
“殺!”趙雲不懂破陣,但直到一個道理那就是他不改變方向,筆直向前衝殺總會到徐榮身邊。抱著這個念頭,胯下白馬嘶鳴一聲撒腿衝入兵陣。其身後兵卒看見主將衝了自然不會落後,紛紛提起武器,叫囂著衝殺起來。
包攬兩側相助趙雲的嚴綱、單經相視一眼,大喝一聲帶著騎兵開始衝陣。進陣是十分容易的,但進去了想出來可就不輕鬆了。初次面對如此犀利的戰陣,二人根本沒有方向感可言,隨著陣型的轉變,二人被徐榮巧妙的帶離了中央戰場,但身在戰場的二將卻毫無知覺,他們只覺得周身兵卒實在太多。
古代陣戰是藝術的,徐榮作為一代統兵大家,更是這些藝術家的佼佼者。半柱香時間都不到,幽州七千鐵騎就被他分割開來,己方只不過損失百人而已。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逐個擊破這些兵卒。
“該死,那兩人被徐榮引開了。”唯一能在這樣的人海戰陣中保持方向的趙雲很快察覺到此次戰陣的衝擊頻率比數年前那次差了不少。略微一想就能明白我為何兵陣威力減弱,肯定是牽制其餘兩隻騎兵隊了。
沒了嚴綱二人相助,趙雲不由得皺眉,僅憑三千兵卒如何衝破至少有五千兵卒的陣型中央?但短暫的時間不容他多想,徐榮已經開始變陣,由困陣轉型為殺陣六丁六甲。六丁六甲陣以六丁位六甲位而排列,不但能夠有效的擊殺敵兵,還能把陣中兵卒分而化之,這點才是徐榮最看重的。
城外總共就那麼點地盤,徐榮並不能也不會把五萬兵卒都帶出城外,所以列陣僅僅只有一萬兵卒而已,但面對七千鐵騎,一萬人中有六千步卒的幷州兵卒可不佔便宜。徐榮要的可不是慘勝,他追求的是完全掌控戰局的大勝。
趙雲經過一次戰陣失利,深知在此兵陣中個人戰力的渺小,或許自己能殺五人,十人,乃是數十兵卒,但他為此肯定會付出代價,砍殺十人必定會捱上一刀。所以趙雲此時正刻意的放慢腳步,一面讓身後騎兵緊跟,一方面圈住周圍兵卒斬殺當場,試圖從區域性破壞陣型的運轉。
體力充沛的趙雲應付起來這樣的場面自然能夠挺住,但嚴綱、單經也就沒這本事了。徐榮為了解決戰事特意調派了兩翼的騎兵隊衝入戰陣,在東西兩側包圍著單經二將組成了小型的天地三才陣。
雖然沒有強力武將領頭,但為數兩千的騎兵隊給二將造成的衝擊卻是不太簡單,每當他們覺得可以下刀子砍掉眼前的兵卒時,總會從身子後側方突出一把武器,對他們進行無休止的干擾。
“這樣下去不行,完全被牽制住了。”單經皺眉盯著不斷變化的兵陣,心中眉頭直皺。怪不得主公與趙雲對徐榮如此忌憚,一旦武將掌握瞭如此陣法,還有何人可當其敵手?
“騎兵集結,魚鱗陣!”此刻最好的選擇就是用兵陣與其對抗,而單經麾下兵卒所會的陣型也只有魚鱗陣才能保證騎兵的機動性不會衰減而且不會因為失去方向感而亂闖。
亂戰的騎兵得到這一命令猶如黑暗中遇見明燈,汪洋中看見燈塔。公孫瓚手下騎兵也算是戰事頗多的老兵了,當即兵卒放棄盲目追擊遊走兵卒,一群群的兵士緩緩集結。這樣一來,雖然仍然被徐榮所包圍,但也不會再出現大傷亡,雙方僵持起來。
徐榮站在高臺雖然主要精力都盯著中央戰場,但兩翼的戰事同樣沒有忘卻,看著兩翼的幽州將領同時變陣,徐榮是憂喜參半。憂得自然是單經結魚鱗禦敵,喜得是嚴綱居然排成鋒矢,四處胡亂衝陣。
“先收拾左翼吧。”徐榮心中暗自想著,手中令旗再次變動,下達的命令卻是四門兜底鎖單經,五虎群羊殲嚴綱。
“怎麼陣型又變了?”嚴綱氣得跳腳,好不容易找準了方向卻又因為眼前的兵卒一再調動而迷失了路徑,之前的辛苦完全報廢不算,還為此搭上數百兵卒性命。
“將軍,後方斷了!”鋒矢陣型遇上加強版的矢型陣,自然吃虧,兩千騎兵分成兩隊帶著步卒完全切割了嚴綱所成陣型,佔據著人數優勢與兵陣的默契配合,就連嚴綱也陷入進退兩難之間。
嚴綱沒有超人的武藝,他不能也不會在兵卒被動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