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吾國與吾民,不受約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家機構,都源於家庭和鄉村制度,都借用這些制度的要旨及其外部結構,都在這些制度中發現了可以用來解釋自己特點的有啟發性的理由。從家庭制度中生髮出家庭觀念,從家庭觀念中生髮出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研究一下這些問題,觀察一下人作為社會的人如何在缺乏社會頭腦的情況下行動是很有意思的。
家庭制度
中國以前並沒有“家庭制度”這樣的社會學名詞,我們只知道家庭是“國家的基礎”,或者說,是人類社會的基礎。這種制度給我們所有的社會生活增添了色彩。這種制度是與個人有關的,正如我們有關政府的觀念一樣,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這種制度給我們的孩子們上的第一課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責任,相互調整的必要,自制、謙恭,明確的義務感,對父母感恩圖報和對師長謙遜尊敬。這種制度幾乎取代了宗教的地位,給人一種社會生存與家族延續的感覺,從而滿足人們永生不滅的願望。透過對祖先的崇拜,這種制度使得人們永生的願望看起來是那麼切實,那麼生動。這種制度培植了家族的榮耀感,就是在西方也很容易就能看到的那種榮耀感。
這種制度甚至還可以涉足於個人非常具體的事務。它從我們手中奪去了締結婚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