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極樂誘惑,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都,僅通浦口一線之路,車運北岸糧米以濟京用。
己未年,予由粵東到天京。我主天王念予少有聰慧,升封各爵。繼封英王、忠王等,各有奮興之志。忠王三次面求畫策,予曰:“此時京圍難以力攻,必向湖、杭虛處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遠去,即行返旆自救,必獲捷報也。”乃約英王虛援安省,而忠、侍王即偽裝纓帽號衣,一路潛入杭、湖二處。因忠王隊內貪獲馬匹,未得入城,即被緊閉城門。復經開挖地壠,攻入杭城,唯韃子城未破。料圍京之清兵撤動,此刻重在解京,不重在得地,忠王即約侍王由小路回師,後果大解京圍。英王破頭關而入,侍王破燕子山而入,忠王兜殺句容一帶,三月廿六日解圍。
四月初一,登朝慶賀,且議進取良策。英王意在救安省,侍王意取閩浙,獨忠王從吾所議雲:“為今之計,自天京而論,西距川陝,西(按“西”應作“北”)距長城,南距雲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唯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乃蒙旨準。即依議發兵,幾乎得手。及取蘇、常等郡縣後,英王如議進取蘄黃,忠王由吉安府繞取興郭州等縣。殊忠王憚於水勢稍漲,即撤兵下取浙江。英王因忠王既撤,亦急於解救安省,遂失前議大局之計。後雖得杭州等郡,而失一安省為京北屏,大有可虞之勢。殊忠王既撫有蘇、杭兩省,以為高枕無憂,不以北岸及京都為憂。故予行文曉之曰:“自古取江山,屢先西北而後東南,蓋由上而下,其勢順而易,由下而上,其勢逆而難。況江之北、河之南,自(古)稱為中州魚米之地。前數年京內所恃以無恐者,實賴有此地屏藩資益也。今棄而不顧,徒以蘇、杭繁榮之地,一經挫折,必不能久遠。今殿下雲有蘇、浙,可以高枕無憂,此必有激之談,諒殿下高才大智,必不出此也。夫長江者古號為長蛇,湖北為頭,安省為中,而江南為尾。今湖北未得,倘安徽有失,則蛇既中折,其尾雖生不久,而殿下之言,非吾所敢共聞也。”後忠王復以“特識高見,讀之心驚神恐。但今敵無可敗之勢,如食果未及其時,其味必苦,後當凜遵”云云。此後韃妖買通洋鬼,交為中國患,亦非力所強為謀之耳。
洪仁�資槭��
(說明:洪仁����參逍卸��洌�執嫣ū憊使�┪鐫骸U廡┦�涑瀆�嘶�撓斜鸕娜烈乃枷耄�苡心┞酚⑿燮�啤�
洪仁����揮性��羰潰�執媸�氖羌蠐治惱�侗被�荼ā飛系撓⑽囊胛淖�攵�傘#�
春秋大義別華夷,時至於今昧不知。
北狄迷伊真本性,綱常文物倒顛之。
志在攘夷願未酬,七旬苗格德難侔。
足根踏破山雲路,眼底空懸嘆白頭。
英雄吞吐氣如虹,慨古悲今怒滿胸。
獫狁侵周屢代恨,五胡亂晉苦予衷。
漢唐突厥單于犯,明宋遼元韃靼兇。
中國世仇難並立,免教流毒穢蒼穹。
北狄原非我一家,錢糧兵勇盡中華。
誑吾兄弟相殘殺,豪士常興萬古嗟。
他臨刑還吟出四句詩:
臨終有一語,言之心欣慰;
我國雖消逝,他日必復生。
(觀洪仁�鮮鍪�模�媸強殺��擅醯�商荊。�
附二:洪天貴福親寫自述與詩文
(說明:洪天貴福這個“幼天王”被俘時16歲,簡直就是個沒見過任何大世面的行為思想均怪謬的少年。遠的不說,明朝好幾個皇帝繼位時比他年紀小,都比這位“幼天王”來得聰明,更甭提順治、康熙這樣的清朝少年老成皇帝。這位幼天王,基本上等同於洪秀全銀籠子裡面養的那隻大鸚鵡。在他的自述中,有不少重要的史料——洪秀全確切死日;洪秀全自己在宮中偷看“妖書”;洪天貴福每天四次向老爸請安的繁瑣儀式,這位少年人九歲即有四個老婆的情況以及逃離天京時的諸王名單。非常讓人發感慨的是,這位幼天王與他爸爸一樣愛謅歪詩,且“大逆不道”,張口閉口“跟得長毛口難開”,一丁點沒有龍子龍孫的錚錚骨氣。如此“大逆”之子,還幻想要在清朝考試做秀才。結果,他正在暈乎乎寫歪詩,即被提出押入鬧市凌遲,誠可悲嘆。有關檔案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洪天貴福親書自述(1)
……
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