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極樂誘惑,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強而至也。即如僕所部之平江營,五載以來,殺賊不下二萬,足下所深知也。足下先在廣西精銳聚於一處,今散於數處,勢分則力薄,日久則氣衰,後來遠不如初,又見死傷過多,曾天養羅大光被戮,莫不灰心解體,各路官軍又復蒸蒸日上,久戰不疲,是今日之軍情,又與前大不同也。以事若彼,以勢若此,足下試平心察之,可有一語不確否?

凡舉大事在識時勢,足下若起事於漢、唐、元、明之末造,或尚有冀,今值我朝聖明全盛之日,妄發此難,則萬非其時矣。且足下亦知聖朝超越前古者固大有在乎?自古得天下者,三代以下漢明為正,然亭長寺僧於前朝究有君臣之義,國朝則龍興東土,與明為敵國,迨明運告終,中原無主,吳三桂苦請入關定鼎,葬明帝以殊禮,褒忠節諸臣,唐虞以來,未有若斯之盛,德統之正此其一。我朝疆域,中國既大一統,又合以東三省以內外蒙古、西藏、回疆,縱橫五萬餘里,滇、黔、楚、粵、川、陝改土歸流之郡縣以百餘計,此外如俄羅斯、琉球、日本、朝鮮、安南、呂宋諸國莫不奉正朔,遣子入侍,為開闢以來所未有,幅員之廣此其一。聖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高宗純皇帝臨御六十年,禪授之後更三載而後升遐,享年之永一朝可越五代而更過之,自殷中宗後無能比者,享國之長此其一。自古宦官至漢、唐、明而極,漢之十常侍,唐之門生天子,明之九千歲,及呂武諸後,此外不可以列舉。我朝宮闈肅穆,內官不過六品,如斜封墨敕、廷杖諸弊政一掃而空之,家法之善此其一。康熙初,吳、耿、尚三逆作亂,天下幾失其半,聖祖不動聲色,以次削平,此外平張噶爾、平青海、平大小金川、平靳鎮、平臺灣、平西藏回疆、平川楚教匪,天戈所指,皆不勞而定,武功之盛此其一。前代人主多耽安樂,明時至廿餘歲不見大臣,我朝列聖相承,無日不視朝,文官知縣以上,武官守備以上,一一過目,輦轂之下,纖悉必聞,萬里而遙,威嚴咫尺,所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政治之隆此其一。康熙、雍正、乾隆普免天下全租七次,分別蠲免者不勝數,今皇上聖聯淵穆,芟夷大難,雖用兵八載,而田不增賦,戶不抽丁,恩澤之入人至深且久,以故賊踞城池,城地外即非賊有,賊去立刻反正,被擄之處糧即完納,賊雖狂肆以威之不能也,人心之固此其一。以如是深仁厚澤,而以悖理失勢違時之舉,執金鼓而抗戎行,是自取滅亡也,至死不悟,豈不哀哉!

雖然足下騎虎之勢則亦有不能中止之苦。聞足下系貴平富戶,為楊逆迫脅,出於萬不得已,且性慈不好殺戮,去年十月內猶放出老稚二千餘人,即此一端必當轉禍為福。僕是以不惜苦口抉摘根由,願足下急急回頭,如果以鄙言為是,祈即速復一信。目下瑞、臨已復,九江、吉安不啻釜魚阱獸,足下能將撫、建之地納土投誠,傳知吉安亦早投降,免遭屠戮,僕當會同官欽差暨督撫立即奏聞,加足下二三品之官,足下得力將士,亦從升賞,倘有假意,雷殛天誅。

僕天生忠信待人,斷不屑為欺詐之事,且足下獨不聞江南提督張副帥即當日之張嘉祥乎?彼自廣西投誠,今已官至一品,名滿天下矣,又不聞福建世襲海澄公黃梧、靖海侯施琅乃海寇鄭成功部將乎?識時反正,公侯茅土,二百餘年矣。孰得孰失,何去何從,足下自擇之耳。既以洪逆為仇,此刻金陵受困,不日可破,若足下解散江西黨羽,復著精銳赴江南,共擒洪逆,上報聖朝,下洗夙憤,封侯直指顧間耳。倘仍徘徊歧路,眷戀窮城,即撫、建非可割據之區,江皖更無立足之地,將欲竄回西粵,而贛、寧不可飛越,兼之處處團練,羽黨亦紛紛解體,彼時麾下之士,必有獻足下首以取功名者,言念及此,毛髮悚然。

夫定大計在識時務,足下離家多年,一事無成,苟一失勢,即匹夫耳。廣東兵力正盛,廣西得湖南援兵已克平、柳、思、潯各府,前有勁敵,後無歸路,吾見足下之束手就縛,豈俟贅陳乎?昔項羽以拔山蓋世之雄,被漢軍圍逼,尚有烏江之刎,此無他,失勢故也。僕為足下再四思維,進退殊無善策,唯有獻城投順一著,立地見效,不但保宗族兼可建奇功,足下能猛然省悟否耶?

聞足下頗有為善之資,而恰值千載一時之會,是以推誠相告,諺雲:“苦口是良藥”。唯足下裁奪,即賜迴音是幸。次青李元度再拜。

(《瀛寰瑣記》一書記載李少珊為曾國藩招降洪秀全書與此類同,語句稍有改易,應該是訛抄,因為清軍不可能對洪秀全“招降”。逆首來歸,清朝難道封“一字並肩王”不成?)

對李元度的勸降,石達開沉思久之,提筆寫下數個“難”字,最終不置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