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聽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出路,墨桑,閒聽落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沈安扛著十來斤米,另一隻手裡拎著一條二三斤重的肥肉膘,進了府學后街。
“師孃!”站在還算像樣兒的院門口,周沈安揚聲叫道。
“唉。”還餘下一半的廂房裡,一個乾瘦的老太太扶著牆,一步一步挪出來,“是週二郎,你這是幹啥?咋又拿東西來了,昨兒的餅還有呢,還沒吃完。”
“先生的病好些沒有?”周沈安將那條肥肉膘遞給老太太,拿下那袋米,左右看了看,踢了個小凳子靠牆,放好米。
“是二郎啊,又來送東西了,你昨兒送過一趟了。”廂房最裡面,架著個破竹榻,一個五十來歲老者一點點撐起來。
“先生好點兒沒有?剛剛我路過應大夫家,看他搭了個棚子,開診看病了,我跟應大夫說了,讓他得空的時候,過來給您診診脈,開幾幅藥吃吃,就能好了。”周沈安蹲在破竹榻前。
這破竹榻用幾塊磚架著,看起來搖搖晃晃,老先生又挪了挪,竹榻就跟著又搖起來,周沈安下意識的伸手扶住竹榻,以免它倒塌下來。
“你哪兒來的錢?你家裡?是週二郎吧?我這眼睛,看不大清,我聽著這聲音是你。”老先生挪著坐好,用力的看。
“是二郎,二郎還拿了一條肉,有兩三斤重,還有米,一大袋米!
二郎,你哪兒來的錢哪?”老太太拎著肉,看著米,一下子精神多了。
“我找了份活,挺掙錢的。”周沈安站起來,手伸到破爛的長衫底下,解下一大串銅錢,“這是半吊錢,師孃拿著,買菜買柴。
應大夫那邊,我跟他說過了,診金還有藥錢,回頭我跟他結,您不用管。”
“你哪兒來的錢哪?”老太太接過半吊錢,壓的半邊身子往下一沉,更加驚訝了。
“二郎!你哪兒來的錢?你幹嘛去了?你可不能……”坐在破竹榻上的老先生急了。
“先生別急,師孃先把錢收好。
“靠東門那邊,有戶有錢人家,在咱們揚州城有十幾處宅子,現在拿出錢,要重新起宅子,找人畫圖樣兒,制度安排樓閣亭臺。
“我就去應了,畫了幾處宅子,難得她都看上了一張,得了些銀子。”
周沈安急忙解釋道。
“你這孩子,怎麼還是把心思都放在這些沒用的東西上頭,你又不笨,你要是把琢磨樓臺園子的這份心思,都用到文章上,你早就……”老先生一聽就急了。
“先生別急,我用在文章上了,真用了。現在這會兒,不是非常時期麼,咱們先得吃飽了,才能唸書呢。”周沈安忙陪笑道。
“老頭子,這都啥時候了,都快餓死了,唉,你還嘮叨這些沒用的。”老太太四處找了一圈,將那半吊錢塞到老先生枕頭下。
“掙夠吃飯錢,你別再分心了,把心思都放到文章上。
咱這揚州城,遭此大難,大難不死的,都有後福。
今年說不定要開恩科,今年就是大比之年,這恩科不用開了,咱們揚州,必定要多取不少人,這是慣例了。
你得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用功,秋闈中了,再怎麼,你就是官身了,往後,就算春闈屢試不中,那也……”
老先生揪著周沈安,急急的交待道。
“我懂,先生放心,我都懂,都記下了,先生安心養著,讓師孃熬些米油給你先補一補,先生先好起來。
咱們揚州城裡,現在已經很熱鬧了,糧行肉市,都開了,各家店也都開了。
剛才我買米的時候,米鋪的洪掌櫃問我先生怎麼樣了,問先生的學堂什麼時候能開,說他家大小子早上還問他,要來上學。
洪掌櫃還說,您這學堂要是還開,他就先把束脩送過來。
您趕緊好起來,回頭我找幾個人過來,把學堂院子清出來,先搭個棚子,您先把學堂開起來。”
周沈安笑著岔開話題。
“多虧了二郎,等你群弟回來……”老太太抹著眼淚。
“別提他!別提那個孽種,他哪還能活著回來?你看看這仗,這仗……”老先生眼淚淌出來,“這人死的,哪是人哪!別提了。”
“不提了不提了。”老太太轉過身,強忍著哭聲。
“群弟肯定能平平安安回來,群弟要是回不來,我給先生和師孃養老送終,群弟走前,都託付給我了,師孃別哭了,先生保重自己。
東門東家那邊,正忙著,我就不多陪先生說話了。
這些錢,師孃只管用,別省著,米也別省,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