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聽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站坑底兒了,墨桑,閒聽落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滿城的熱烈瞎猜中,建樂城六大米行,和三十八家小米行,悄悄改了規矩。
改規矩頭一天,天剛矇矇亮,李桑柔就站在東水門碼頭,看著從晨曦的落霧中緩緩靠近的糧船,一艘艘泊進米行碼頭。
厽厼。米行要改規矩的風聲,早七八天前,就傳遍了建樂城各家米鋪,以及遠道而來的運糧船,這些糧船,有些,已經遠遠泊著,等了六七天了。
碼頭上,站滿了人。
三十八家小米行的行首行老,興奮中夾雜著忐忑不安,沒有六大米行,他們能直接接貨客米,這是好事兒,可他們能直接接客米,米鋪也能接,誰都能接,這個,可就不是好事兒了,一邊好一邊不好,到底好不好,這就忐忑了。
建樂城裡的米鋪東家掌櫃,有實力的躍躍欲試,要是這規矩真改成了他們能直接從船上接客米,那他們今天就接上一船!
至於沒實力的,一是先看個熱鬧,二來,這價要是差的大了,他們可以幾家接一船,或者是借點錢什麼的。
夾雜在米行和米鋪諸人中間的,還有很多其它糧行的人,表情不一的看著動靜,同樣是糧食行,米行要是大魚大肉,他們就是清湯寡水,現在,看起來大家要一樣了。
京城各家大酒樓的採買,成群的聚成一堆,低低說笑著。
他們一向訊息靈通,米行落到了誰手裡,他們是知道的,這米行的規矩,肯定是要徹底改了,不過這米能不能便宜,可就難說了。
他們聚在這裡,不是為了貪便宜,他們是要來挑著揀著,買最好的米。
滿碼頭的人,各懷心思,激動忐忑,倉皇不安的站著等著,等這米行改制後的頭一市,等著東水門米行掛出水牌。
擇定的吉時,兩個行老捧著兩大盤子水牌出來,一臉嚴肅,一個遞一個掛,將水牌一一掛到巨大的木板上。
水牌上是剛剛泊進碼頭的各個糧船上,米的數量,產地,粗評的等級等等。
擠滿了碼頭的小米行諸人,米鋪東家,還有些大酒樓的採買,一湧而上。
“頭一兩個月,只怕都得磕磕絆絆的。”陸賀朋從水牌旁邊退過來,站到李桑柔旁邊,踮著腳,看著眼前的熱鬧。
“嗯,萬事開頭難。你和孟彥清,多看看二層管事兒,從他們中間,挑些人出來,六大米行現在這些行首行老,不能用的,儘快替換下來。
從今天起,隔天一次的議事,叫上那些二層管事兒,再貼個告示,集思廣議,米行諸人,誰都可以說事兒提建議,採納的,重獎。
建樂城米行得儘快自行運作,咱們還有好多事呢,不能總絆在這裡。”李桑柔吩咐道。
“好。大當家放心。”陸賀朋連連點頭。
“我去其它幾個碼頭看看。”李桑柔交待了一句,和大常黑馬,上馬往其餘五處碼頭檢視。
……………………
慶寧殿內。
顧瑾端坐上首。
伍相正欠身稟告:“……米行改制這兩天,十分順當。京城米價穩中略降,除了做米行生意的,市井之中,多數不知道這件大事。
到昨天晚上,往衙門申告,要單獨交納商稅的米鋪,已經近兩千家,因為臣讓他們當天排隊的要當天辦好,昨天一直忙到亥正。
戶部粗算了下,這一項,一個月就能有三萬多銀。”伍相一臉笑。
“嗯,這只是建樂城一處。”顧瑾也露出笑意。
等沿運河一線的米行都收攏改制之後,這是一大筆收入。
“聽說翰林院和晚報比賽學問的事兒,已經都議定了?兩邊的人,都定下來了?”顧瑾突然轉了話題。
“翰林院這邊定下來了,喬博為首,其餘五人為石磊,陳善,方世偉,尉靜榮,馮成彬,都是博聞強記之人,石磊更是號稱無書不讀。”
杜相忙欠身答話。
“晚報那邊,說是明天一早遞名單出來。各大賭坊今天酉正封盤,都是哪些人,臣一無所知。
比賽定在大後天,巳初開始,地點定在了進奏院,那兒地方寬敞,又有處高臺,十分便當,是黃祭酒和晚報那邊的王章,一起看定的。”
“王章?世子的信裡,說過他兩回,合肥之戰,他立了大功。”顧瑾想了想,笑起來,“是了,世子讓他主持軍郵之事,李大當家可真是人盡其用。”
顧瑾說著,看向潘相,“晚報那邊,都點了哪些人?”
“臣也不知道。”潘相攤著手,“小七想掙幾個零花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