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部分,三國軍神,翱翔198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昭凝視北方,略微有些擔憂。
依照他原來計劃,有張松、法正、孟達為內應,裡應外合之下,應該很容易攻下益州才對。
然而,雖然現在佔據了巴郡之地,可是有張任駐守劍閣,想要攻克這道險關不知要拖到什麼時候。
關中四面環敵,若是其餘諸侯,趁著後方空虛之際起兵攻打關中,卻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巴蜀之地多豪傑,縱然徐晃、甘寧屢破益州軍,可是關中軍亦是傷亡慘重,陳旭想要真正佔據益州,也不知道會等到什麼時候。
可是益州之地陳旭勢在必得,所以他才會在邊境佈置完畢以後,就義無反顧的起兵攻打益州。
文昭收回了自己的思緒,在心中暗暗想到:“只希望張松能夠幫我得到劍閣,劍閣若失,沒有了天險可守的益州,必將不足為懼。”
“主公,主公!”
就在此時,張裕大步往這邊走了過來,說道:“對於元皓軍師以及興霸將軍的責罰,是否太重了。”
“無論如何,他們都兩破益州軍,連斬數將。這等功勞舉世罕見,哪怕兩人有些許過錯,也不應該抹去他們全部的功勞啊。”
田豐、甘寧領兵來到閬中以後,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封賞,反而被文昭劈頭蓋臉大罵一頓,而後功過相抵。
張裕覺得陳旭這樣處理有失偏頗,這才前來勸諫。
陳旭臉色一肅,搖頭說道:“元皓、興霸之功勞,吾自然知曉。”
“可是若無他二人執意進兵廣漢郡,江武不會戰死,數萬關中精銳也不會大敗虧損。”
“此二人之才吾知之甚詳,他們如此輕兵冒進,考慮不周,說到底也是因為太過輕敵。”
講到這裡,文昭忽然拔高了聲音,喝道:“其實不止是元皓以及興霸,龔都、江武之死,又何嘗不是因為輕敵之故?”
“關中諸將,早已被連續不斷的勝利衝昏了讓頭腦,以為其餘諸侯都不過如此。這次在巴蜀之地的經歷,會讓你們所有人都重行審視天下豪傑。”
“不止是元皓、興霸的功勞將會被抹去,公明兩克巴郡,再破葭萌關之功勞,也要被抹去。”
“他身為一軍主帥,卻拋棄麾下士卒,與元皓、興霸冒險進入廣漢郡,方才使得張任此人有機可趁,又豈能無罪?”
張裕以及其餘關中將領,看著文昭聲色俱厲的模樣,都不由心中一凜。
……
荊州襄陽城內,劉備率領關羽、張飛以及一個文士,往州牧府趕去。
“軍師,劉荊州此次召我前來,卻是為了何事?”
那個文士雖然一襲青衫,可是看起來卻有些壯碩,文雅而又不失男子氣概,果真氣度非凡。
此人正是潁川徐庶,當初在水鏡山莊之內,徐庶感嘆劉表並非明主,諸葛亮就向徐庶推薦了劉備。
徐庶也早已聽聞過劉備名聲,就特意前去見了他一面。
劉備和司馬懿相處,見識過謀士的巨大作用之後,對於徐庶這個智謀之士的突然來投,亦是大喜過望。
劉備求賢若渴,徐庶渴望明主。
兩人正是乾柴遇烈火,非常容易就湊在了一起,隨後兩人更是每日抵足而眠,交談終日而不覺疲倦。
毫無疑問,徐庶被劉備任命為軍師,雖然沒有得到很高的官職,卻也深得劉備器重。
此次劉表派人召劉備來襄陽,一路之上玄德總是有些疑惑,徐庶卻是笑而不語。
抬起頭看了看熙熙攘攘的襄陽城,徐庶輕聲說道:“若吾所料不錯,劉荊州此次召主公前來,必是為了商議起兵攻打關中之事。”
劉備聞言大驚,說道:“大將軍往日待我兄弟三人甚厚,若此次劉荊州讓我領兵攻打關中,我又豈能答應?”
徐庶卻是說道:“主公此言差矣,陳文昭結恩義於主公,此乃私下情誼;主公領兵攻打關中,卻是為了大漢江山。”
“那陳文昭雖然竊據大將軍之位,卻欺壓百官,威逼天子,意欲圖謀不軌。此等國之奸賊人人得而誅之,主公身為漢室苗裔,又豈能不身先士卒?”
劉備眉頭緊緊皺在一起,卻無法出言反駁。
眼看州牧府已經到了,徐庶小聲對劉備說道:“劉荊州若是讓主公領兵攻打關中,主公先推遲說自己兵微將寡,莫要一口答應,後面一應事宜當看我眼色行事。”
劉備雖然不知道徐庶在想什麼,可是出於對徐庶的信任,也是狠狠點了點頭。
“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