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無良妓者”,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北政fu此時的戰爭策略非常簡單,那就是先解決臺灣問題,然後把精力放在對俄方向擴張上去。
此時的俄國正好內亂,西北政fu只要插一槓子下去,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快速解決臺灣日軍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這樣一來西北國防軍就不會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畢竟戰爭對於經濟發展來說並不是太好的。
臺灣則是必須要收復的,所以這場戰爭是必須得打。
沈凝雲在指揮部裡面有些迫切的等待著戰場上勝利的訊息,一條條戰報從前方戰場上傳了回來,沈凝雲的神色很快就露出了笑容,作為一個穿越者來說,儘管知道閃電戰模式非常強大,特別是非常合適剋制塹壕戰模式,不過畢竟閃電戰西北國防軍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只能靠沈凝雲提供的資料進行建設。
西北國防軍此時能夠建立起閃電戰的能力,實際上與日軍太挫也有關係,西北國防軍的閃電戰方面,其中俯衝轟炸機方面還是有些缺陷的,木質結構的俯衝轟炸還無法太好的支援裝甲部隊。
不過日軍裝備那麼挫,也不需要那麼多的打擊手段,閃電戰的效果就可以得到實現。
就在這個時候,通訊兵送上了一封戰報,王東昇看過後欣喜的說道:“日軍已經被我們徹底圍上了,估計包圍圈裡的日軍數量不在少數。”
這樣的鉗形攻勢,並沒有把所有日軍都圍上,這次西北國防軍出動的作戰兵力是50萬,而十萬留作預備隊,只有四十萬投入了戰鬥。把日軍圍起來太多的話,容易打脫節,而且苗栗地區的地形也不允許投入那麼多的兵力。
“好,明天早上立即對日軍進行殲滅。”沈凝雲下令道,臺北日軍只要解決了,那麼臺灣基本上也就完全收復了,臺南的二十多萬日軍倒是不足為慮。
`````````
“西北國防軍臺灣作戰最新戰報,22日西北國防軍於臺灣苗栗一線與日軍激戰十數小時,成功攻破日均構築的苗栗防線,併成功包圍日軍數十萬,具體人數還有待戰後統計,臺北日軍覆滅在即……”
西北廣播系統於22日晚向全國播報了這條戰報。
全國各省民眾紛紛歡欣鼓舞,都在為西北國防軍加油喝彩。
第二天一早,中華日報的頭條即是《日軍號稱東方凡爾登絞肉機的苗栗防線淪為笑柄,被西北國防軍兩小時攻破》
中華日報的前身即是西北日報,自從西北財團改組為中國民族財團後,旗下產業也開始脫離西北區域性色彩,更名為中華日報。
當天中華日報銷量大漲,人們看了這一標題後紛紛購買報紙。
此時的中華日報是********銷量最高的報紙,因為中華日報將銷售渠道鋪設到了全國各省各縣市,甚至是很多鄉鎮都有銷售渠道。西北治下各省基本上是全面鋪開,而其他各省的銷售渠道也還在不斷地擴充套件。
中華日報的前身西北日報自西北政fu成立以來,便是西北治下各省知識分子們每天必讀的東西。
西北重視教育,知識分子數量快速激增,所以銷量也在節節上漲。此時的西北日報一天就能賣出一千五百多萬份。
版面上的廣告也是寸紙寸金,而且不是有錢就能在上面做廣告,上面的廣告很多時候都是財團自己在用,而民資要想在中華日報上做廣告也行,不過好的位置都是財團的,而那些不是太顯眼的位置,還得出高價才能排到。
中華日報的銷量如此龐大,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中華日報上能夠獲知戰爭時期的最新戰報,以至於中華日報一到戰爭時期就銷量大漲,這個時候全國的民眾想要知道戰場上的戰況,只需要購買一份中華日報就可以了。
平時中華日報則報道諸多民生經濟發展成果,以及國際動態,已經對國內政策的一些報道,另外中華日報還是民族主義的輿論大本營,解讀國際局勢都是以民族主義的角度進行解析。
此次中日臺灣戰爭爆發,全國的知識分子基本上每天都會購買一份中華日報,特別是這一天西北日報報道了22日苗栗戰役的程序。
“自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此時已經有23年的時光,********終於徹底打響了收復臺灣的槍聲,22日在西北最高統帥部司令沈凝雲的指揮下,西北國防軍不到兩個小時就於攻破了日軍信心滿滿的苗栗防線。根據軍情局情報,戰爭開始後,日軍緊急在苗栗一線修建了這條防線,當時臺灣日軍向本土政fu報告稱,苗栗防線是日本在臺灣構築的東方凡爾登絞肉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