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9章 資本擴張,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的商業經營經驗是時代積累下來的,經營策略、商機把握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
中國之所以金融業方面比不上西方人,那是因為中國人更聰明,分得清本末,投資者不容易被忽悠,所以像西方人那樣靠金融斂財的模式,在中國明清兩代沒有多大市場,所以金融業基本上沒太大發展,只是集資、放貸等一些普通的經營手段。
西方人則不同,看股市賺錢,工廠賣了,土地賣了,然後去炒股,結果錢被財團賺走了,土地和工廠也沒了。而中國人則很明白,土地和工廠就算不那麼賺錢,但是這些東西才是根本的東西。炒股只會把手裡的餘錢投入進去,進入股市前已經考慮好了退路,所以不容易被忽悠。
後來西方人崛起,已經把他們的金融包裝起來了,而且其他國家已經被帶進去了,形成了規則化的東西,很多東西離不開金融,中國因為沒有長期發展金融的經驗,自然很容易踩到陷阱。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金融則有所發展,在內部的斂財是很剋制的。不過在這些經濟殖民地的斂財,卻是一點都不剋制。
金融方面的斂財主要是財團進行,而那些傳統的商業經營模式,那些華商就非常精通。而且有資本,還有中華民國在背後提供技術,還有外交上的保護,批文好拿,官場上不敢打壓他們,那些國家的黑幫也不敢動他們,自然非常混得開。
中華民國的資本,在財團的經營和那些華商的境外投資頻繁的情況下,總量正在繼續的膨脹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