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6章 大肆收刮,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食出售或自用。
這樣的好日子誰不想過?
告示一張貼出去,僅僅三天時間,聞訊趕來報名的百姓就多達十多萬人。甘肅軍急電甘肅集團方面做好安置準備。
隴南集團方面立即派出了人員前往陝西,一是負責清點、運輸戰利品,二是在陝西購買一些原材料和生產資料。
安置這些移民是需要不少物資的。
河西走廊擁有大量的土地,甚至是荒蕪掉的。很多則被用來牧羊,不過牧羊並不能養活更都的人口。
在河西走廊,能夠開墾出大量的土地。河西走廊可以建設起一個商品糧基地,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基礎。
移民是肯定要繼續進行的,五百萬的人口太少了。
甘肅軍主力在解除了清軍的武裝之後,又收颳了一番之後,便退出了西安城,但這並意味著甘肅軍就是乖乖的撤回甘肅。
甘肅軍一方面派遣小股部隊保護運輸戰利品的車隊和移民甘肅的百姓,一方面拿著慈禧的手諭,攻佔陝西各個縣城,然後繼續收刮。
寶雞城內的清軍看到慈禧的手諭後,都乖乖的放下了武器,開啟城門向甘肅軍投降,甘肅軍進入寶雞,開始大肆照例收刮。
兩個月內,甘肅軍幾乎將整個關中平原的縣城都收颳了一遍,收刮完縣城,就開始收刮城外的土豪劣紳。
那些土豪劣紳平日裡自然不是很乾淨,只要在縣城發個告示,讓老百姓踴躍告狀,再審理一番就能揪出一大堆土豪劣紳。
清代,土豪劣紳與官府勾結的現象極為嚴重,地方上有大量的土豪劣紳,行政官員如果不與這些土豪劣紳交往,並搞好關係,則處處受制。而一旦與那些土豪劣紳搞好關係,看似沒出什麼差錯,但實際上卻已是一事無成了。
陝西乾旱了三年,也把那些土豪劣紳養肥了。
因為乾旱必然造成糧價暴漲,而那些有囤糧的土豪劣紳趁機坐地起價、謀取暴利,老百姓的錢也就不斷的集中都了他們手中。
甘肅軍一路收刮下來,收刮到的戰利品價值竟高達近三千多萬兩,還有一堆暫時沒統計出價格的古董、字畫什麼的。
但是在這場收刮中,卻並未引發什麼動亂。那些名聲好的土豪富戶沒有受到什麼波及,普通老百姓也未受到波及,反而因為甘肅軍在各地開倉放糧而拿到了好處。同時甘肅軍還燒燬了土豪劣紳手上的高利貸契約,將那些土豪劣紳的土地分給了普通老百姓,算是極大的消除了地方上的階級矛盾了。
大量的戰利品被運回了蘭州,然後儲存到了倉庫之中。
如此之多的繳獲,讓沈凝雲也有了底氣,安德森一個月前就被他派去歐洲招募工業人才去了。
甘肅要發展工業,就需要有大量熟練的工人,因此沈凝雲計劃從歐洲招募一批,但不用太多。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精密製造和機械裝置製造方面方面的工人。另外還要招募一些工程師、數理化方面的學者、教師。
隨著滿清的妥協,對甘肅的戰略包圍也被成功打破,陝甘總督魏光燾緊急從新疆趕往陝西西安,覲見慈禧去了。
這場對清廷的戰爭中,甘肅軍並未暴露與武昌分部方面的關係。孫繹龍也派人在武昌方面招募工業人才。
漢陽有鋼鐵廠,鋼鐵廠的工人很快就被惦記上了。漢陽鋼鐵廠已經建成有些年頭,熟練的工人是有不少的。
除了漢陽鋼鐵廠,上海的江南製造局、江南造船廠等等工廠,也有很多熟練工人。
滿清開展了二十年洋務運動,還是辦出了一批工廠的。這些工廠在此時的世界來說,還是比較先進的。
但是,滿清缺乏的是科研能力,以及完整的工業體系。
什麼物理、化學、數學等方面的教育體系也未建立,只要西方人一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滿清二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都將變成落後的玩意。
除了工業人才的招募,最重要的還是文化人才。因此孫繹龍派人前往江浙地區招募人才。
江浙一帶是中國主要的人才集中區域,也是中國人才集中湧現的地區。
而江浙一帶後世的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也與當地出人才有很的的關係,注重文化教育也使江浙一帶的人才歷來都是中國最多的地區。
儘管此時的江浙搞的是傳統文化教育,但是文人都是有用的。首先,傳統教育比西方文化更有底蘊,只是在工業知識上缺乏基礎,但中國人的腦子又不笨,只要搞出學校讓他們學習一下,就能湧現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