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1章 冶金技術突破,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輛。更多的出產都是留著自己用。倒是家庭汽車的出口不留餘力,第一批家庭汽車以每輛1000美元的低價格進行銷售。這樣的價格,可謂是低得驚人了。但是其利潤卻也高得驚人。
一輛造價不到200銀元的汽車,卻能賣到1000美元,也就是2000多銀元,其利潤是近七倍。造價之所以這麼低,主要是工人成本低。同時第一條流水線開始作業,家庭汽車的生產成本也因此而降低。
此時產能低,自然也就賣高一點,等產能提高上去了,再慢慢的降低售價,從而擴大時市場銷量。
之所以擠出一點汽車份額拿去出口,主要是為了持續培養市場口碑。否則以當前西北急缺汽車的情況,是不可能拿去出口的。
1906年西北夏收卻是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豐收年,這一年氣候條件不錯,加上大規模用上了化肥、抗倒伏高產小麥種子,西北小麥增產一倍以上。
小麥產量突然暴增,使西北糧食變得非常充沛,首先西北糧行增加糧食儲備庫存,以提高應急救災能力。同時減少海外糧食進口,免得浪費錢。同時降低了糧食售價,使老百姓能吃得更飽。
西北農業的成功,意味著中國未來在溫飽上的問題可以迅速解決,糧食上自給自足將不是太大的問題。
林啟榮受沈凝雲委派,在農業研究所調撥了一批人手,趕赴海南省和湖北省,西北農業研究所將在海南和湖北各成立一個高產雜交水稻研究基地。
小麥高產問題初步解決,抗倒伏高產小麥的產量還可以繼續提高。但小麥之外還有水稻,要解決溫飽問題,水稻是很關鍵的。
西北小麥實現高產,使得西北農業很輕鬆的就能養活內部的三千萬人口了。不過除了穀物之外,肉食產量還是增加的。
西北農業研究所當前的研究專案還有高產青貯玉米品種的培育,同時成立了一個畜牧業研究基地,研究畜牧業生產技術。
糧食種植上,西北集團制定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內部擴大生產,加大土地墾荒力度,在保證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進行。二是農墾公司向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方向擴張,同時向外省的地主、佃農、自耕農普及抗倒伏高產小麥及化肥。從而提高黃河、長江流域的糧食產量。
1906年西北農墾公司向陝西方向的擴張還是比較成功的,很多地主主動的用土地入股農墾公司,也有很多自耕農加入到其中,因為自耕農以土地入股農墾公司,既變為西北農墾公司的土地。西北農墾公司是拒不交稅的。相當於那些自耕農不用交稅了,同時在農墾公司工作,每個月能拿到工資。如果不想繼續幹農活,也可以分配到西北的工廠裡面工作。
工廠裡的工作比較穩定,不需要像鐵路工人、建築工人那樣到處奔波,工錢雖然不如工地上的工人,但是卻也是讓外省民眾很羨慕的。
周邊數省的民眾現在都在往西北跑,很多是去西北打工,並非是全家移民到西北。但也有一部分是全家都去西北。特別是很多工人到了西北後,發現西北的社會好得多,稅收不會那麼粗暴,低收入階級幾乎不用交稅,除非是消費時被收了商品增值稅。在西北,就算是失去工作,也不會出現餓死的問題,甚至是還有一定的失業保障。
很多自耕農把土地丟給西北農墾公司,拿了股份後直接移民到西北去了。
西北農業已能更大規模的支撐建設和工業發展,西北政府及西北集團迅速調整政策,開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加大棉花種植面積,以及油料作物種植面積。並且加大移民力度,使西北擁有更多的勞動力。
1906年,新疆鐵路通車,意味著新疆7000萬畝土地將發揮作用。通往漢口的鐵路也順利修通,西北商品可以直接南下長江流域,西北工業商品市場的規模隨之擴大。
四川鐵路,也已經修到廣元了,最難修的路段已經解決,商品也開始輸出到四川北部,明年就可以修到四川成都了。
接下來就可以將成都做為中心,然後在四川到處修建支線鐵路。
鐵路修到四川,對於西北來說是有重大意義的。四川有農業資源,也有林業資源,還有勞動力和礦產資源,也有商品市場。
當前西北的主要木材來源是熱河和東北一帶,以及甘肅秦嶺山脈。只是甘肅的林業開發規模比較小,秦嶺山脈為中國龍脈所在,林業砍伐規模不大,木材資源很多還是靠進口。西北就木材資源不足的問題,一是大力人工造林,發展人造林資源。第二就是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