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火藥桶一般的中國,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活期的利息了,為此造成了一定損失。但是對於西北銀行來說,這次擠兌風潮不僅使西北銀行攬儲規模再次增長,還少支付了一筆利息,加之打響了名氣,可謂是名利雙收。

西北銀行在此次擠兌風潮過後,已迅速成為中國金融界的霸主。其實力不遜於外資銀行,因為西北銀行的金庫里根本不缺貴金屬。西北集團在橡膠股票熱潮中渾水摸魚,反掠奪了價值55億銀元的黃金,自然輕而易舉的在擠兌風潮中站穩了腳跟。

此次金融危機過後,錢莊在中國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的壓縮。因為西北銀行不需要這些錢莊,西北銀行已取代了本土金融運營機構中傳統的錢莊。

而錢莊的大量倒閉,意味著外資銀行的爪牙被斬斷。外資銀行在中國本身不可能把自身規模鋪得太大,他們除了在主要的城市開設分行並進行各種業務,更多的業務是藉助錢莊來完成的。

西北銀行在撐過了擠兌風潮後,在中國各省繼續擴張。甚至是開始向一些三線城市擴張業務,一個較為龐大的金融網路初步形成,並使西北銀行成為中國金融業霸主。

從此之後,中國的流動資金和積存資金,大部分都將流入西北銀行。西北銀行卻是可以用這些錢來進行投資,從而實現將資金流動起來。

攬到的儲蓄越多,西北財團的資金鍊就越強大,就越不容易出現問題。

此時暫時看起來這個攬儲的資金規模還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錢會越來越多。因為此時的中國,出口規模以遠遠超出進口規模。因為西北工商業逐漸向整個中國擴張,在民族商品市場上,列強洋貨遭到了慘痛打擊。

中國進口大幅度的減少,而出口卻在不斷的增長,儘管受經濟蕭條影響,出口量大幅度減少,但出口依舊比進口要多上許多。

貴金屬開始倒流回中國已是當前的潮流。

而西北的貴金屬流出到中國各省又成為當前的潮流,西北工商業不可能侷限於西北一地,西北財團需要向外擴張,擴張過程中必然伴隨著諸多的投資。

如修鐵路、圈地、興建商業設施等等都是花錢的,如此一來資金就流入了各省老百姓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省老百姓手中的錢將會越來越多。未來西北銀行在整個中國的攬儲規模也會不斷的增長。

何況接下來,推翻滿清已成定局,西北政府向外擴張的腳步又將重新邁出,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被西北政府吃掉,各省的發展速度都將加快。

隨著此時中國經濟的低糜,以及滿清被掏空了最後一絲元氣,使滿清財政出現了巨大的問題。

滿清的稅收已難以支撐賠款的支付,以及行政成本、軍事投入所需的資金。

滿清的財政危機非常大,因為西北工商業這些年迅猛擴張,已使滿清的商業稅收大幅度減少,加上西北政府又要了5000萬兩賠款,就算是此時西北在各省投資修建鐵路、礦山等資產,也只能稍稍改善問題,但卻無力改變滿清財政危機的本質問題。

為了有錢能夠支付賠款,滿清政府只能加大稅收了。於是乎各種荒唐的稅收在這一年就出臺了。

老百姓所用之柴米、紙張、雜糧、菜蔬等項,凡民間所用幾乎無物不捐。老百姓做什麼事都要交稅,可這樣粗暴的進行徵稅,自然有眾多老百姓是支援不了的,於是在這一年,中國各地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抗稅活動。

滿清政府對普通老百姓都失去了信用,老百姓都對滿清政府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至於那些在新政中獲利的精英階層,此時也處境不佳,滿清政府大肆增加商稅,使得眾多商人只能提高成本,將稅收轉嫁到老百姓頭上。可是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商品價格貴了,他們可以選擇不買。又不是隻有那些商人又貨賣,西北工業產品大量輸出,這些商品卻是免稅的,價格便宜得很。因此老百姓都去買西北商品,使得大量商人的生意都做得非常失敗。

這也使商人與滿清政府離心,幾乎大部分商人都開始痛罵滿清政府。並迫切的想要尋求一個能夠減免商稅的新政府,因此革命黨很快就從那些商人那裡湊集到了資金。

不過卻也有大量的商人期盼著西北政府在此時能夠站出來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一個新的民主政府。

這些商人之所以支援民主政府,那是因為民主制度下,商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甚至可以聯合起來將總統變成他們的傀儡。

但是不管怎麼說,此時的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炸藥桶,只需要一個導火索,就會將滿清炸得粉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