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收割戰爭紅利,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有財團做支撐,自然可以支付得起高額的戰時軍餉和撫卹金。
同時作為一個東方文明國家,更加能夠領悟戰爭的殘酷性。因此東方國家的軍隊,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一觸即潰,一個就是像西北國防軍這樣,一旦成為有信仰的軍隊,那就是與敵人死磕到底,擁有堅強的作戰意志。而不像西方人的軍隊那樣,士兵上戰場都能打,但是士兵感覺自己盡力了還打不贏那就乾脆的投降。
加上西北國防軍注重軍隊素質的提高,平時訓練刻苦,儘管在軍官方面與德軍還有一定差距,但是經過一場大規模戰爭之後,與德軍的差距將會縮小。再多打上幾次,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差距了。而在士兵作戰素質上,甚至比德軍還要強大。
再則一場大勝,讓西北國防軍計程車氣已經要突破天際了。
此時的俄國處境非常不好,一場大敗過後,軍中普遍存在西北國防軍如何如何強大的言論,革命黨趁機在軍中宣傳革命,號稱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要將他們派到戰場上去送死。導致很多士兵存在嚴重的厭戰情緒。
革命黨趁著俄軍大敗,在俄國到處宣傳革命,加之此時俄國有革命基礎。這個剛從農奴制走出的國家,自然不可能重視普通民眾的生存,只懂得壓榨。而經過改革之後,以前那些當農奴的俄國人突然有了更高的追求,革命一煽動,也就造成了很多俄國人開始造反,一時間俄國到處都是工人暴動。
俄國之所以完蛋,主要還是因為改革。正如那句話所說的,鋪平革命道路的不是革命者,而是改革者。
改革,導致人心變了。
尼古拉二世非常驚恐,西北國防軍已經打到高加索了,如果繼續揮師向西就將打到俄國歐洲本土了。
加上到處都是革命暴動,內部都有些自顧不暇了。
而此時雙方的談判依舊處於焦灼的拉鋸戰當中,英法支援俄國不賠款,但是德國卻是在支援********獲得賠款,加上********此時在戰場上佔據上風,俄國在談判桌上完全不佔什麼優勢。
處境不妙的俄國,只好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沙皇尼古拉二世此時已經沒有了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的念頭。
丟臉已是其次的了,維持統治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在談判桌上終於做出了讓步,同意將巴爾喀什湖及以東地區割讓給********。
不過西北政fu不買賬,西北政fu要的是鐵礦石。雖然沒有要將整個中亞都一口氣吞下去的意思,但是卡拉幹達地區是必然要佔領的。
哈薩克有90億噸鐵礦石,而且大多是富鐵礦,其中卡拉幹達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了一大半,起碼有50億噸的富鐵礦。
每年開採1億噸,也能開採50年,只要拿下這塊地方,加上中國本身的鐵礦資源,根本不用發愁鐵礦石不夠用。
1億噸的鐵礦石,每年煉個5000萬噸鋼鐵是絕對夠了,那畢竟是富鐵礦。此時西北工業的鋼鐵產量不過1200萬噸而已。而且還能獲得大約30億噸的石油儲量和大量的將近1500萬噸的銅礦儲量。外加亞洲地區,
這些資源,足以支撐西北工業騰飛了。
俄國做出了談判讓步,西北政fu同樣也做出了一些讓步,將割地要求縮減了一些,但是還未到底線。賠款方面的要求則降低到了2億英鎊。
雙方的條件依舊是南轅北轍。
沈凝雲倒是不急,慢慢來。他幾乎是無視烏拉爾地區的三百萬俄軍,在開始向北洗劫。烏拉爾山脈的俄軍見西北軍向他們所在的方向發動進攻,嚇得連退五十多公里,避免與西北國防軍接觸。
西北國防軍在俄軍境內待了大半個月,高加索、烏拉爾、西伯利亞慘遭洗劫,接著沈凝雲才心滿意足的帶軍撤退了。
西北國防軍的補給線拉得太長了,俄軍的兵力還在不斷集結,再不撤退就會出亂子了。
西北國防軍一撤退,********這時突然宣佈,清算一切俄在華資產。
宣佈當天,袁世凱面對一群外媒記者,慷慨激昂的說道:“********徹底取得了對俄國的戰爭勝利。作為戰勝國,********宣佈收回俄國租界,並沒收一切俄國在華資產。並停止支付庚子賠款。”
********的決定,再次如同一道驚雷。
世界各國被震驚了,中國百姓則是歡欣鼓舞。
********拒絕繼續向俄國支付庚子賠款,意味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