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5章 中華民國的普世價值觀,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35年年末,中華民國的經濟大蕭條已經過去了兩年,兩年的時間內,中華民國已經迅速恢復了正常的生產建設秩序。

儘管經濟資料上看,依舊沒有恢復經濟大蕭條前的巔峰時期,但是此時的經濟卻是沒多少水份的。

建設規模,甚至比經濟繁榮的巔峰時期還要龐大。之前的繁榮,很大程度上都是泡沫,而此時卻是實打實的。

中華民國經過十五年的城鎮化變革後,大部分的人口已經轉移到了城鎮,變成了工人階級。

對於普通工人來說,卻是感覺此時的生活比經濟繁榮時期更好了一些。

儘管此時工人的收入比經濟繁榮時期更低一些,而且物價統一,價格要比之前高一些。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那麼強烈的貧富差距了。

一場經濟大蕭條,將大部分的民資老闆搞成了破產狀態,財團儘管壟斷了更多的財富,但是財團賺取的利益更多是用來發展的,而不是像那些民資老闆一樣,賺了錢到處‘花’,在老百姓面前顯擺,自然也就造成了強烈的對比,貧富差距很多時候不是看資料,而是看有沒有進行對比。

從資料上來說,中華民國的貧富差距比經濟繁榮時期還要嚴重了,因為財團壟斷太多的財富。但是從真正的對比上來說,卻是比經濟繁榮時期好太多了。

老百姓沒有了什麼對比,加上此時財團加強壟斷,也缺乏更多一夜暴富的機會,老百姓自然也就安心工作。

新政實行後,老百姓的工作問題完全解決了。有了工作,買套房子,買輛車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一個星期上五天的班,每天八個小時,這是法定的,加班最少雙倍工資,一些重要節假日要加班,甚至要支付三到五倍的工資。每年還可以去外地旅遊幾次,雙休日還可以經常一家人去戶外遊玩。

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政fu可以替其安排,只是條件不是那麼好,很多是軍方僱傭,就業地點比較偏僻,但收入都是正常的收入,甚至會比普通工人高上一些。

絕大部分可以勞動的勞動力都有工作,加上過剩的產能得到約束,以及大量的建設活動的產生。讓各個產業都開始復甦,中華民國開始從之前追求規模的發展路線,變成了追求質量的發展路線。

財團在經濟大蕭條期間收割的大量產業,經過兩年的最佳化,已經大致完成了資產重組的程序。

優良產業得到保留,不良資產得到了改造或是擱置、出售。

不過出售的並不是太多,一個產業經營不善,按照後世中國的模式,一個什麼集體企業,或者國企倒掉了,基本上就是賣給民資。但在西方國家,國有資產越是經營不善,就越是不能出售。

因為那樣是賤賣。

財團此時手上也有大量的不良資產,不過真正出售的卻是不多。因為這個時候經濟還處於一個平穩的狀態,這些不良資產出售掉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如今的市場基本已經飽和,不需要那麼多的資產建設。再則,如今賣掉這些不良資產也不值錢。等經濟繁榮的時候,再高價賣出才是王道,反正財團有本錢,不怕這些不良資產積壓。

最鬱悶的當然是那些鐵路公司的老闆,因為新政將鐵路國有化,按照之前的行情,中央政fu用非常低廉的價格,就將全國的鐵路國有化了。

國有化之後的鐵路,在管理方面,還是不錯的。確實是一改之前數百個鐵路公司共存時的‘混’‘亂’局面,讓運輸方面便利了不少。當然,沒有國有化之前,大量的鐵路公司當中,有不少服務質量是很好的。國有化之後,大局上是便利了,但是在區域性上,很多線路卻不如之前便利了。

畢竟是國家經營,市場商業化確實不如民資。但是大局上的運輸來說,一批貨物要從南方運到北方,可能要經過好幾個鐵路路線,過去必須聯絡好幾個鐵路公司,但是現在卻是方便了,直接就可以運到目的地。

但是過去一些鐵路公司會給一些折扣,還會給予其他一些服務,這些東西現在讓民資很難享受到了。

運費折扣上,此時只有財團的貨物才能享有。

特別是財團的大宗貨物,如穀物、礦石、煤炭、石油、木材,這些是必然有運費折扣的,運輸成本非常低廉。

自然的,國有鐵路出現了虧損。

不過這樣的虧損,卻是可以接受的。這些虧損,實際上就是財團將運費成本,轉嫁在國家財政稅收當中。同時,財團利用運輸成本的優勢,壓縮民資商品的市場,從而獲得壟斷地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王之副船長是怎樣煉成的

皮縣南關

最後一個北洋幕僚

西門吹燈零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