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7章 糧食太多也是困擾,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年秋季,在對日進行戰勝的同時,秋收也在歡慶中到來,中華民國的秋收規模非常龐大。(首發)
中華民國這一年的機械化農業面積的大幅度增長,使得中華民國的糧食產出變得非常的驚人。
而且秋收的時候,農業上所需的勞動力已經大大減少了。
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每年秋收,總是有一些區域性地區受災什麼的,但是中華民國的版圖太大了。某地受災,其他地區卻依舊可以豐收,所以這些災害,也僅僅對中華民國造成了一些區域性的農業困擾。並未影響到中華民國的糧食供應等方面。
北方的旱情這一年得到了緩解,所以糧食產量在1921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糧食的增產,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是一個有些棘手的問題,因為中華民國根本不缺糧食。
北京,遊浩瀾正在向沈凝雲商量糧食太多的問題。
“相比十年前,現在我們中華民國的糧食產量增加了四倍,但是所消耗的糧食,卻只增長了一倍。而且現在反而有下降的趨勢。今年糧食產量太大,出口上也有一些壓力。那些經濟殖民地,消耗不了那麼多的糧食。”遊浩瀾對沈凝雲說道。
沈凝雲笑道:“糧食產量太大,確實是一個問題,既然我們的糧食太多,那就讓那些經濟殖民地繼續減少糧食種植面積,讓他們進一步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這樣一來,我們中華民國的糧食也就有更大的出口訂單。在一個,糧食如果吃不掉的話,可以用來援助其他國家,是很不錯的外交武器。”
沈凝雲的話讓遊浩瀾眼前一亮,糧食對於對那些統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誰控制糧食,誰就控制了人民。誰控制了人民,誰就能維持統治地位。一旦一個國家連糧食都供應不上個,那麼統治就會遭到衝擊。因為老百姓沒有糧食要餓死,為了不被餓死,自然會去搶,去反抗,去推翻那些還有糧食吃的統治者。
後世的美國就是這麼幹的,只要那些落後國家聽話,那麼美國就會給與這些國家糧食援助。如果這些國家的統治者不聽話,那麼美國反而會對該國進行經濟制裁,不讓糧食大量出口到那些國家,例如伊朗和朝鮮。
後世的朝鮮和伊朗相比起來,伊朗可要牛逼多了,伊朗有自己的壟斷財團,而且是不受國際資本掌控。伊朗財團,實際上是美國和原先的伊朗統治者搞出來的一些產業,結果伊朗發生政變,出現了軍事強人,將原先的伊朗統治集團取代,所以才走向了與美國對立的地步。
事實證明,那些財團,最怕的就是軍事強人。
中國曆代朝代的商人再多錢,也只是肥豬一頭。
後世的伊朗,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出路,起碼天朝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官僚資本財團已經正打算要聯手抗衡國際資本財團。所以伊朗打算用石油向俄羅斯換糧食。
後世北朝鮮就落後伊朗許多了,資本財團無從談起,資源也沒伊朗那麼多。
這兩個國家也就是被美國封鎖糧食進口的典型,而後市的天朝因為開始發展官僚資本財團,自然不會向朝鮮出口糧食。
中華民國現在手上有糧食,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到處拉攏那些落後的國家,只要他們聽話,就有糧食。
另外,中華民國對其他國家提供糧食援助,也可以極大的提高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
“非洲,還有南美洲,那些落後的國家,都可以向他們提供糧食援助。當然,非洲現在被各國殖民,我們也不能直接捐贈給那些歐洲殖民政府,我們要援助非洲人,就自己組建團隊到非洲去發放糧食。當然,還有印度。”沈凝雲繼續說道,“而且現在中華民國對日本進行持續轟炸後,也受到歐美的指責,對國家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可以透過援助落後國家來在落後國家中樹立起正義的形象。”
“另外,我們明年可以減少一些糧食生產,現在我們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還不是那麼多,沒必要生產那麼多糧食。”沈凝雲對遊浩瀾交代道,糧食生產規模,這個主要是由財團制定的,然後再和中央農業部一起制定生產配額,然後再下達生產訂單。
中華民國的糧食生產規模自然是在能消耗的前提下越大越好,這樣一來中華民國的個人農業產值就會越高。
至於那些個人勞動產值不高的經濟作物,自然是能分包出去就分包出去,讓那些經濟殖民地進行生產。
今年中華民國的糧食產量太高,主要還是北方旱情的原因,所以在制定生產配額的時候,多制定了一些。
明年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