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徹底戰敗的日本,民國戰神,鈞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華民國的飛大炮,以及戰車的掩護下,加上北朝鮮國防軍為了解放朝鮮,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意志。日本人儘管在南朝鮮修築了堅固的工事,但是北朝鮮士兵卻是捨生忘死的作戰。
相比之下,日本投降帶來的後果就是日軍的普通士兵士氣低落,已經失去了作戰的信念和目標。
他們只想回家。
他們的天皇,也就如今的倭王,已經發布了詔,要求南朝鮮日軍即刻投降,並保證每一個普通士兵都能無罪回家和家人團聚。
以至於日軍的防線被層層突破,很多時候朝鮮陸軍剛打過去,那些日本士兵就投降了。
南朝鮮的作戰,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後,終於是塵埃落定。北朝鮮國防軍一路從朝鮮漢江打到釜山。
上百萬的日軍士兵,投降了八十萬,被擊斃了將近二十萬。
大量的日本中高階軍官最後也都剖腹自殺,他們知道,一旦被俘虜,他們的下場將會很悽慘。
不說朝鮮人不會放過他們,就是中國人也不會放過他們。
隨著南朝鮮日軍的覆滅,南朝鮮宣佈解放。朝鮮民主共和國,在解放了南朝鮮之後,非常亢奮的宣佈,朝鮮實現了武力統一。
南朝鮮的朝鮮人也都激動得眼淚掉下來。
此時的南朝鮮,人口只剩下了一千萬人,要知道此前南朝鮮的人口可是達到一千五百萬的。
大量的南朝鮮人在日軍的殖民下,被殺死、餓死、累死。
南朝鮮解放後,中華民國的外部經濟殖民地當中,又多出了一千多萬人的人口。人口的增長意味著有更多的勞動力為中華民國擠奶,同時也將有更加龐大的商品市場。
加上日本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華民國所控制的經濟殖民地的人口已經上升到了將近三億人。
在那些經濟殖民地,中華民國還在號召那些國家多生多育。
有更多的人口,也就能讓中國攫取更多的外部利益。而那些經濟殖民地的人口增長起來,所消耗的資源也都是在中華民國的控制之內。
這個時代的戰爭,拼的也是人口。
二戰後當然就不太是如此了,不過人口也依舊還有一些優勢。後世的中國能夠在經濟上發展起來,更多的就是靠龐大的人口紅利。
對南朝鮮的投資建廠活動,也隨之展開。
南朝鮮儘管沒什麼礦產,農業資源也不是很豐富,不過人口就意味著有人口紅利的存在,可以進行剝削。
同時朝鮮的那些汙染型產業,也開始要向日本轉移。
日本各沿岸港口,已經正在興建工業區了。那些工業區所生產的,都是一些汙染型產業,以及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
日本被限制了軍工業,所以造船業也不讓日本發展。
造船業實際上也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只不過裡面有一些高階的東西。因此造船業方面,中華民國也開始分包給那些經濟殖民地發展,朝鮮人正好用來幫中華民國建造船隻,那些低階的造船業環節就讓朝鮮人從事,而那些高階的東西則由中華民國來做。
中華民國將那些產業都分包出去,國民也就能從事更高階的產業。高階的產業,然後再配合大量的建設專案來滿足就業崗位的需求。
同時也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教育、受教育,以及家庭生活得照顧,或者去閱讀、旅遊、從事個人興趣愛好方面的工作,國民素質自然也就提高了。而且對於下一代的人才湧現,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很多陰間的鬼雄,也就會更願意投胎到中國。
日本投降對於中華民國來說,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日本的那些科研人員,以及技工,都將被中華民國接收。
日本這個國家,也是有精英人才的。
但是那些精英都跑到中國去的話,日本自然也就失去了希望了。就如同古代中國,為了中央集權,將人才全部遷移到首都去。等地方上叛亂的時候才發現,人才全都不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內。
日本人極為擅長測繪,這是他們的長處,自然也可以利用起來。
同時日本海軍積累下來的海文圖之類的東西,也被中華民國華東艦隊接收,也省去了很多時間去積累。
日本這個國家,在中華民國的種種限制之下,已經不可能如同後世那樣重新崛起成為什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因為中華民國沒有那個需求,而美國則有那個需要。畢竟日本離美國比較遠,美國也需要一個走狗在亞洲擴大影響力,對美國進行互補。而日本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