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七大名醫傳奇:古代的中醫,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時間;另一個是這種病的主症是疼痛,比較痛苦。
2;朱丹溪(5)
照例,又是請了醫生,這次請的不是一個醫生,而是請了若干位。
這些醫生一個個得意洋洋地來出診,甲說是這個病,乙說是那個病,開方吃藥,結果卻令人失望,都沒有效果,束手無策(眾工束手)。
朱震亨在旁邊驚恐地看著這一切,彷彿是家族的噩夢又要繼續了。
古代讀書人讀的基本都是儒家的書,而誰都知道,“孝”字在儒學中的分量。
儒家思想是以“忠、孝”來立論的。在過去,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個“孝”字,所謂“烏鴉尚能反哺”,如果人連個孝字都做不到,就是連禽獸都不如。
這就是一個儒生在社會上混的基本條件。一個儒生如果能有孝行,人人禮敬;如果有一點喪失孝行的訊息傳出,您就甭在圈兒裡混了,人人唾罵。
現在朱震亨的母親病了,每天生活在痛苦中。朱震亨就在她的身旁,只能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地看著,無能為力。這就好比是親眼看著母親被毆打,自己卻連幫助的方法都沒有!
這能算是盡孝了嗎?
難道這就是我們天天談論孝道的儒生的所作所為嗎?
朱震亨由最終的驚恐,演變成了無法控制的憤怒。
以朱震亨的脾氣來猜測,他當時一定是急得眼睛血紅!
在一個夜裡,朱震亨很久無法入睡。
他來到空曠的庭院,望著深邃的星空,握緊了拳頭。一個念頭從他的心中升起。
第二天,他來到了曾經就讀過的私塾,找到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已經老了,頭髮花白。
私塾先生:“震亨,已經好久不見了,找我有事情嗎?”
朱震亨:“我小時候在先生的家裡見到過一本書。”
私塾先生:“什麼書?”
朱震亨:“《黃帝內經?素問》。”
私塾先生:“那是醫門聖典,莫非,你有志學醫?”
朱震亨:“我的母親病了。”
私塾先生:“我明白了!你拿去吧!”
朱震亨:“我抄寫一本後會立刻還給先生。”
私塾先生:“這本書,我贈送給你了。”
從那天開始,朱震亨苦讀《素問》三年,到第三個年頭的時候,覺得自己有些心得了,開始給母親開出藥方,又兩年,那麼多專業醫生未能治癒的疾病,被朱震亨治療痊癒。
什麼是孝,朱震亨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我每次讀到朱震亨留下的這些記載時,心中都激盪不已,淚常沾襟。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能為父母做的又有什麼呢?
孝道之不彰久矣!
在後面的講述中我會慢慢把醫道之精髓告訴你:醫道的根基,是忠孝之心。
八華山中
這樣算算,此時的朱震亨已經三十五歲了,由於學習《黃帝內經?素問》只是為了給母親看病,所以還沒有做個醫生的打算。
老天爺似乎是為了給朱震亨的命運再加上些分量,竟然安排了一個有趣的道路。
這個時候,在朱震亨家鄉不遠的東陽八華山中,來了位高人。此人叫許文懿,是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四傳弟子。他來到八華山中開始講授程朱理學。
這位在當年那可是大名人,名聲大得很,跟現在相比,估計比眼下《百家講壇》的那幾位名氣可要大多了。
這位許文懿往這山裡一住,四方的追星族就開始來了——敢情在那個時候就有追星族這碼事兒了。
記載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況,說擔著行李鋪蓋到八華山裡跟許文懿公學習的人,有幾百人之多。
也不知道沒有擴音機揚聲器的許老先生是怎麼講課的。總之當時許文懿老先生辦了個巨型的補習班,影響頗大,為現在的許多民辦學校所不及。
2;朱丹溪(6)
最關鍵的是社會效益極佳,大家反應極好,都說他講得明白,本來挺複雜的能把人難為得想撞牆的大道理,經他那麼一講,明白了。一落了幾次榜連個專科都沒撈上的笨孩子,經他這麼一補習,居然考上了省重點。所以家長們都急了,就是讓交擇校費贊助費都在所不惜,勢在必奪。
這訊息也傳到了朱震亨的耳朵裡。
別誤會,不是朱震亨也要送孩子去,是他自己要去。
朱震亨此時三十六歲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