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部分,星際音樂大師,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抑制劑只對精神波頻在正常範圍的人有效,對於超限之人來說,抑制劑不僅效力不夠,還會產生反效果。
而精神波頻超限的人的出生率逐年提高,有科學家曾說過,再這樣下去,千年後世界上不會再存在正常的人類。
這種困境必須得到解決,為此研究是必要的,類似埃米爾星球這樣的流放星球就是這麼存在的。
先是政府一邊呼籲人們要尊重這些超限者,而私底下卻利用輿論的力量漸漸改變人們的看法,認為這些人是社會的毒瘤,不應該活在正常社會中。當輿論深入人心後,再曝光出一兩起比較嚴重的群體感染事件,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都是精神超限者,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往往都是他們的親人。
有一對父母特別愛自己的孩子,小兒子十六歲那年被測出精神超限後,他們依舊愛小兒子,將他視作正常人看待。然而幾年後,小兒子在家中精神異變,先是失控殺死了年幼的妹妹,看到女兒死亡的母親發狂,被小兒子的精神波感染,也陷入瘋狂。母親和小兒子自相殘殺時,父親和大兒子趕回來阻止,最終一家人只有瘋狂的小兒子活下來,傷痕累累的他看到自己的家人都被自己殺死,絕望中自殺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太多,終於讓人們選擇將骨肉丟棄,流放星球就這樣成型。
然而帝國低估了這些超限者的戰鬥力,很快幾個星球就脫離了帝國的統治,留在星球上計程車兵和軍官甚至研究者,死的死瘋的瘋,那裡成為人間煉獄。
為了不讓這種情況再度發生,政府選擇了資源好的埃米爾星球,將一些基因等級相對較低的人流放在此,並且儘可能地為這個星球提供資源,安撫他們的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