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部分,決戰朝鮮,你妹找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不由暗叫了一聲僥倖:又過了一關了。
把我介紹給戰士們認識後,吳啟明就獨自一人返回了團部。
九連連長苗懷志很快就為我安排了一個坑道作為指揮部。說是指揮部,其實也就是擺上一張詳細的佈防圖,讓電話兵牽上各連連長的電話,接著再配上幾個電話兵和通訊員罷了。不過能做到這樣似乎也已經不錯了,至少我現在還不需要像以前在上甘嶺時,每個命令都要讓通訊員去傳達。
看著桌面上苗懷志剛剛交給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佈防圖,我不由對張團長的指揮有了新的一層認識。
我在這兩上高地上呆過一段時間,所以很清楚這裡的地形,同時也知道這兩個高地不僅僅只是我們想像中的一座山一座峰而已。這兩座高地的地形都比較複雜,山頂上連綿起伏著好幾座山峰,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毫不起眼的小山包。
當初我駐守在這裡的時候,根本就對這些山峰毫不在意,因為我主要的防禦是坑道,是反斜面。可是現在張團長不僅把坑道工事佈置得十分詳細,連表面陣地也無一遺漏。這不?上甘嶺的這兩個陣地被讓他給編上幾十個陣地,每一個陣地都編上了號。
我細細地看了下,其中597。9高地一共編了十二個高地,從一號編到十二號,597。9高地上的每一個山峰,甚至是一個小山包都有了一個編號。537。7高地則因為我軍只佔北山,面積比較小。所以只編了九個陣地。
這二十一個陣地上,每一個陣地都註明了哪個單位負責防守。多的安排了一個排,少的則安排了一個班。
這樣的佈置當然是有道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便於指揮,一旦哪個陣地失守了,前線部隊向上級彙報的時候,只要報下陣地的編號就可以了。有的人認為這一點點方便算不上什麼,但所謂戰機稍瞬即逝,在戰場上有時候就是差那麼一點點時間,就可能影響到整個戰局。更何況,如果不編號的話,在炮聲隆隆的戰場上,通訊員或是電話兵都很難迅速而又準確地描述出哪個位置、哪個方向的陣地失守。而用編號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個好處,就是在戰場上形成了班排一級的負責制。各個班排都有自己的防守陣地,這就保證了每個陣地都有人防守,不致於形成哪有敵人就全都一窩蜂的圍攻上去打的混亂局面。
但是……在表面陣地上防守真的有意義嗎?
看著這些陣地的編號我不由陷入了沉思。
志願軍與敵人作戰的習慣,向來都是寸土必爭。頑強的作戰精神使戰士們保持著人在陣地的戰鬥風格。所以在表面陣地與敵人寸土必爭,勢必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事實上,史上上甘嶺戰役的第一階段就是在表面陣地上與敵人互不相讓,但在堅持了六天之後,還是無奈地放棄了這種硬碰硬的戰術,轉而讓戰士們退守坑道。
就在剛才,駐守在537。7高地的一連連長還向我彙報了難處:537。7高地北山低於南山,而且與敵人距離很近,防守十分困難。我軍用一夜的時間修築起來的工事,第二天天一亮,美軍只用一頓炮火就把工事打得稀爛,一直以來我軍都在重複做著這樣的無用功。
美軍不缺彈藥,所以在高地上修築表面工事變得不可能。沒有防禦工事,那戰士們用什麼去抵擋美軍的進攻?我現在都有些無法想像,史上的志願軍戰士是怎麼在表面陣地上堅守了六天之久了……
“參謀長!”這時一名電話兵向我報告道:“張團長電話!”
我接過電話,話筒裡就傳來了張團長的聲音:“崔參謀,我們剛剛接到命令,我軍將在十八號對敵人陣地發起進攻……”
“十八號……”聞言我不由愣住了,離現在只有兩天。
第七卷 上甘嶺防禦戰役 第九十六章 潛伏
兩天,原本以為我還有兩天的準備時間,但很快就發現沒有。
這次是潛伏作戰,攻擊時間定在十八號傍晚六時,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十八號凌晨就要進入潛伏陣地。也就是說,留給我們的準備時間就只有一天。
之所以會在臨戰前才通知我們,我想這是跟作戰的保密工作有關。一線上小規模的戰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上甘嶺與敵人的距離很近,所以互相抓俘虜探聽情報的小規模行動也很頻繁。雖說志願軍戰士大多嘴巴都有硬,甚至很多哨兵都保持著一個習慣,就是在身上綁一枚手榴彈,這枚手榴彈就是在發覺自己將要被俘虜時,在最後關頭拉響的“光榮彈”。但是志願軍人數眾多,當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