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部分,決戰朝鮮,你妹找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邊還紮起了小辮子,一雙烏黑的大眼睛讓人總覺得有幾分笑意。看著我就不禁有些奇怪了,她還不過二十嘛,就已經是文工團團長了……

“崔團長?”看著我在發愣,李玉英不由疑惑地叫了聲。

“哦,你好!你好!”我趕忙伸出手去,但猛然發現自己手裡還攥著一個包子,又趕忙把手縮了回來。只惹得戰士們哈哈大笑。

我不由老臉一紅,暗罵了一聲,怎麼碰到女人就老是會鬧出這樣的窘事!

第七卷 上甘嶺防禦戰役 第十四章 血染的風采

“崔團長!”和我握著手,李玉英帶著滿臉的傾慕說道:“我在後方就聽說過你了,一直想見見你,但因為你在一線作戰,咱們文工團沒有接到任務不能隨便上來,所以才……”

“咱們李團長啊!”另一位文工團的女戰士這時介面說道:“咱們李團長聽說師裡安排文工團上來慰問打冷槍的英雄,二話不說就搶著報名了。戰士們都說前線太危險了不讓她上來,她就愣是不肯!”

“唔?你們早就聽說過我了?”聞言我不由一陣疑惑,原本我還以為李玉英聽說過我是因為我打冷槍的事,但想想打冷槍不過就是今天早晨的事!而且聽她們的口氣,似乎是在這之前就聽過我的“大名”了!

“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

……

這時戰士們見好一會兒也沒有上節目,就紛紛在一旁瞎起鬨。

李玉英也乾脆,對我笑了一下,二話不說就拿過一個二胡拉了起來。二胡悠揚的樂聲很快就在坑道里想了起來,我聽著就覺得有些耳熟,猛地想起那旋律就是我前一段時間教538團的同志唱的那首《軍營綠花》。

果然,不過一會兒李玉英就用明淨、清澈而又圓潤的女音唱著;

寒風飄飄落葉

軍隊是一朵綠花

親愛的戰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媽媽

……

剛才跟李玉英握手時沒敢認真看,這時就乘著她唱歌是認真觀察了她一陣子。

我得承認,李玉英的打扮很老土,屬於最土最土的那種,特別是頭上扎的那兩根小辮子(不過貌似這時代就流行這種髮型)。但這身土氣的打扮並不能掩蓋她的美麗。她的臉色白裡透紅,兩葉修長的柳眉漸細漸淡地隱入鬢角,一雙大眼睛每一忽閃,微微上翹的長睫毛便撲朔迷離地上下跳動。唱歌時,兩腮酒窩更是相應地時隱時顯、時深時淺。拉著二胡的動作也是揮灑自如,讓人看著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一曲唱罷,坑道內再次出現上一回我把這首歌唱出來時的沉默,戰士們似乎都被這乎歌勾起了對家鄉、對親人、對戀人的思念之情,個個眼裡都有些溼潤了。

這大慨就是現代歌曲與革命年代歌曲之間的區別吧!

四、五十年代的歌曲雖說更真、更沌,但也更偏向民歌、山歌,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宣傳。軍歌也大多是鼓舞或是描述戰士們奮勇殺敵之類的,比如《鐵道游擊隊》、《我的轉盤槍和手榴彈》。特別是抗美援朝時期創作的歌曲,基本都是在表達中朝人民的友誼或是激起戰士們同仇敵愾的心理。比如說我上次在晚會時聽到的《救救朝鮮的孩子》、《志願軍和阿媽妮》……

現代的歌曲就更偏向於專業化,那些由專業譜曲者寫出的旋律和歌詞,更偏向於能夠唱出聽眾的心聲和引起聽眾的共鳴。所以從感染力這個角度來說,現代的歌曲是四、五十年代的歌曲無法比擬的。

這不?這首歌一唱出來,才幾分鐘的時間就把戰士們喧鬧、起鬨的狀態拉進了深深的思鄉之情裡。

“唱得好!再來一遍!”

“再來一遍!”

……

沉默了好一會兒,戰士們才紛紛鼓起掌來。

“同志們!”李玉英用她那像夜鶯一般動聽而又高亢的聲音朝戰士們喊道:“你們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嗎?那就是我們的崔團長……”

“啥?是崔團長唱的?”

“崔團長也會唱歌?”

……

聞言戰士們紛紛對我投來了疑惑的目光,只看得我是一片尷尬。實在這首歌也不是我唱的,我甚至連這首歌的原作者都不知道。但現在卻被戰士們誤以為是我的作品,心裡自然就生出了一種盜用別人的作品的感覺。

“崔團長!”李玉英走到我跟前笑道:“這首歌是我從538團的戰士那學來的,不知道唱得對不對……”

“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