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全球通史(上冊),不言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丟失給倫巴第人;巴爾幹北部丟給了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亞人;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丟給了阿拉伯人。
然而,這一縮小的帝國卻是一個民族更加單一的帝國,因為東部諸省主要是單一性靈論者和非希臘人。在這種情況下,撤回到托羅斯山脈,是加強而不是削弱了拜佔廷;托羅斯山脈是希臘人的小亞細亞和正成為伊斯蘭教世界中心的地區的分界線。這一分界線因穆斯林世界的內部騷動而得以加強。阿拔斯王朝的建立(750年),伊斯蘭教首都從大馬士革遷移巴格達,結束了這種騷動。但這時,伊斯蘭教的擴張方向是向東,而不是向地中海。因此,在11世紀好戰的突厥人出現以前,拜佔廷帝國和穆斯林帝國能和平共處。
拜佔廷和西方之間正形成一條同拜佔廷和伊斯蘭教之間相類似的分界線。由於倫巴第人的侵入,羅馬教是曾向君士坦丁堡尋求保護,但未能成功,因為拜佔廷當時正在全力對付阿拉伯人。因此,教皇又轉向法蘭克人,結果雙方合作;500年,羅馬教皇為查理曼舉行世所聞名的加冕禮。而君士坦丁堡到812年才勉強給查理曼以“羅馬人的皇帝”的稱號,從而承認了西方的政治統一體。但以後幾個世紀裡,拜佔廷與西方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語言、教會事務和普通文化上也都疏遠了。
8世紀時出現的拜佔廷帝國,比查士丁尼時的短暫的帝國小得多,但它的民族更加同一。東、西方諸省的各種種族、文化和宗教的成分已被拋棄,剩下的核心基本上是希臘的東西,只是,並非絕對如此。以這一方式,完成了6世紀東羅馬帝國到8世紀拜佔廷帝國的轉變。8世紀時的拜佔廷帝國是一個文化上既與東方的伊斯蘭教,又與西方的新歐洲截然不同的帝國。
二、拜佔廷的黃金時代
9世紀初至11世紀初,拜佔廷帝國臻於極盛。當時帝國的行政區劃分完全以省為基礎;各省由主管行政和軍事事務的將軍統冶。這一行政軍事化,是作為外來危險迫近時的一項應急措施,由希拉剋略予以實現的。帝國將各省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作為他們服兵役的報酬。在強有力的皇帝們的統治下,由於農民承受著巨大的捐稅負擔,這種分省統治確保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提供了軍需儲備,填滿了國庫。
拜佔廷的經濟也牢固地建立在自由農民村社的基礎上,這種村社同大地主的莊園一起發揮著作用。自希臘…羅馬古典時期以來,在殘存的城市中心,工匠的技能水平很高。阿拉伯作家描寫了拜佔廷的手工藝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質量,認為只有中國的工藝品能與之相媲美。自歐亞大陸各地區經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貨物同樣很重要,它們是黑海地區的奴隸和鹽,印度的調味品、香料和寶石,埃及的紙莎草和糧食,中國的絲綢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銀、熟鐵產品、亞麻布、棉花和毛織品。
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使拜佔廷皇帝們能夠發動再征服戰爭;這些戰爭雖不象查士丁尼所發動的征服戰爭那樣野心勃勃,卻較為實際。他們重新收復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從而制止了阿拉伯海軍對愛琴海域的侵襲。帝國的疆土也擴大到敘利亞北部、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巴爾幹半島北部的保加利亞人,一直是帝國的威脅,1014年,巴西耳二世在巴爾幹半島北部取得決定性勝利,從此被稱為“屠殺保加利亞人的劊子手”。
這一時期文化上是一個穩定、同一的時期。拜佔廷人仍稱自己為羅馬人,但希臘語無論作為書面語還是口語,都是帝國通用的語言。隨著持異議的東部諸省丟失給伊斯蘭教,隨著反對崇拜偶像者和崇拜偶像者,即聖像破壞者和聖像崇拜者之間猛烈、持久的爭論的消除,宗教的同一性也得到進一步的促進。解決爭端的折衷辦法是禁止宗教雕塑,但允許宗教繪畫,這一點至今仍是東正教宗教生活的一個重要特徵。
被再征服的克里特島上的穆斯林的皈依,以及巴爾幹北部地區的斯拉夫人的皈依,也使拜佔廷教會顯得生氣勃勃。865年,保加利亞大公鮑里斯為報答帝國對他的征服的承認,接受了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以後幾年,拜佔廷傳教士為保加利亞人提供了字母表,將《聖經》譯成了保加利亞語,並籌備了斯拉夫人的禮拜儀式。大約與此同時,象基輔公國的俄羅斯人那樣,塞爾維亞人也皈依了東正教(見本章第六節)。然而,再往西,羅馬天主教卻在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中盛行,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仿效鄰近的義大利人、匈牙利人和日耳曼人皈依了天主教,
皇帝和主教之間互相支援的密切關係,也使帝國更加穩固。附屬國教會的原則是因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