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3部分,1895淘金國度,不落的滑翔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甲部隊。火炮數量更不用說了,經過數天空襲炮擊,俄軍剩餘的火炮可能連二十門都不到了,連阿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了。令人傷心的空軍和海軍就更別提了。但是羅切斯基仍然堅信,依靠幾天來不要命一般修補構建的防禦工事,他的部隊一定可以遲滯阿軍,最重要的是阿軍要發動地面進攻,那表示前三天那令人沮喪無助的海空突襲要結束了。
上帝啊,我情願與阿拉斯加進行一比二的刺刀戰,也不再願意面對無助的天空。羅切斯基心裡還不由感嘆了一句。
“鐵絲網、機槍碉堡、聯絡壕、炮擊掩蔽所、預備壕。果然不愧是參加過歐戰的軍隊,不愧是西伯利亞軍隊,似乎比阿列索夫那白痴的遠東軍要強上不少。三天海空突襲的情況下。居然也能修補出這麼完整的防禦工事,難怪當初朗多三萬大軍包圍一萬四的俄軍,總攻一天一夜居然還損失了四千多人。”
從望遠鏡中看著眼前地斯特列爾卡,蔡鍔對身邊的王永勝說道,看著那些堅固的工事和陣地前的鐵絲網,蔡鍔算是明白為什麼當初朗多圍殲敵軍的情況下還會破了阿拉斯加軍隊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比例記錄。
斯特列爾卡城不是位於正海邊,實際上離海邊還有十九公里,此地沒有什麼大河,卻有一條小河,其上游幾乎距離布雲河達的上游不過三公里,只是布雲達向北流入科雷馬河。匯入北冰洋,而這條就叫斯特列爾卡河的小河長不過六十公里,卻是由北向南匯入鄂霍茨克海,斯特列爾卡位於河口沖積三角洲淤泥帶的上方,四周正為位分叉的下游河流包圍,也就是說四周被河水環繞著。這道水障為斯特列爾卡提供了天障,即使最窄處只有六米寬的河道,仍然阻斷了進攻地道路。
而俄軍更是連夜拼命在在斯特列爾卡北面六公里的河岸邊,將鐵絲網組成的障礙重新修補,甚至於就是在河道邊。俄軍用三角型鐵絲網構建了半入水式的三角型鐵絲網。而其後是沿河岸用構建了寬為一米。高約0。9米,內部為凌亂螺旋型鐵絲網的。六步三步型屋頂型鐵絲網。
在屋頂型鐵絲網後,是一片設定的比腳踝稍高的低位鐵絲網,如果不是因為鐵絲在陽光中反身的光芒,恐怕很難看到這些用於阻攔士兵前進的低位鐵絲網。而後大約二十多米外,一道網型鐵絲網和柵欄型鐵絲網組成了第三道障礙,隨後才是俄軍構建完整的曲折型的戰壕。
“乖乖!老毛子這次是下了血本了!這一圈下來整整六公里的三道鐵絲網障礙,估計這些鐵絲網已經把全城所有材料搜光了吧,有些你看,哪是鐵絲,簡直就是建樓的鋼筋吧,要說人多還是力量大,五萬人啊,要是沒有這些士兵,這鐵線網還有那些被炸了又冒出來的不少工事,想修也修不好了吧。”
望著俄軍構建的防禦工事,王永勝微皺著眉頭說道,在王永勝看來,斯特列爾卡的俄軍構建的這些塹壕和鐵絲障礙組成的防禦體系,是在準備把這裡變成阿拉斯加軍隊地絞肉機。
對於這種在歐洲被稱為死亡陣地的由塹壕體系和鐵絲網障礙體系組成的防禦體系,王永勝當然知道他的恐怖之處。儘管在訓練場上阿拉斯加國防軍計程車兵,需要攻佔的是比這更為複雜的多重鐵絲網組成的防禦體系,而且有一整套攻克鐵絲網障礙地戰術可用。但是這可不是在戰術訓練場上,俄國人的機槍是能打死人的。好歹人家還有五萬人,唉,要是海空突襲能一直進行下去就好了,不過經過這三天打擊,再這樣轟炸效果也不多了。就三天襲擊,成果都是一天比一天少,就昨天的空襲,給俄軍士兵造成的損失就遠沒有前兩天大了,再轟下去,也只是徒耗彈藥,話說一千多架飛機不間斷突襲三天,消耗得多大,工業能力強如阿拉斯加也有些難受啊。
在邊防軍的戰術課上,王永勝等人沒少看從歐洲運來的西線塹壕戰的紀錄片,那些在鐵絲網中掙扎著前進,然後被德軍用機槍收割著生命的英法士兵,此時浮現在了王永勝的腦海中。現在那些英法聯軍計程車兵所面對由多重鐵絲網組成的防禦體系,擺到了西方面軍官兵地面前。
“還有這條看著只有五、六米寬的窄河,俄國人把三角型鐵絲網布設到了河邊,咱們就是強登上去,光是這炸開這些位於河道中的三角鐵絲網的功夫,就能讓俄國人用機關槍像割麥子一樣成群的掃倒,這個羅切斯基到底是從歐洲前線調過來的,才三天的功夫,就把這些鐵絲網應用的幾乎是滴水不漏。”
現在的蔡鍔倒開始佩服起這個羅切斯基了,三天的功夫就建成了這麼一個能評上中甲地防禦體系,到也不容易。雖然說主要是修補了,但能在聯合突襲的情況下完成,也真是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