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大勢中原,上網找工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旅和師部雖逃向六營集,也被打得殘缺不全。
14日,遠道奔襲而至的第6縱隊趕到了六營集,協同第1縱隊將六營集團團圍住。
六營集是個只有200戶人家的小鎮,兩個半旅、兩個師部猥集在那裡,人馬相踏,糧食、飲水供給相當緊張,第70師和第32師殘部亂成一團。
劉鄧面對新的敵我態勢分析:羊山集守敵第66師是蔣介石的嫡系,師長宋瑞珂是陳誠的親信,戰鬥力比較強;而且羊山集三面環水,背靠羊山,曾是當年日軍多年經營的一個老據點,敵可依託這些!日日的寨圍及重新構築的堅固工事防禦。六營集則地帶狹窄,工事薄弱,又兩個師擠在一起,不可曠日持久,必謀突圍。於是決定先打弱一些的六營集之敵。
同時考慮:如果採取四面圍攻,敵必作困獸之鬥,徒增攻堅的難度。遂採取“圍三闕一,網開一面,虛留生路,暗設口袋”的戰法,把陣地攻堅戰轉化為運動戰,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第6縱隊受命在西面以堅決突破相威脅,促成其突圍決心;第1縱隊受命在東面示意留有生路,以誘敵奪路逃脫。
7月14日,王敬久又下令被圍在六營集的唐永良、陳頤鼎向南出擊,接應第66師,一起向金鄉靠攏。
唐永良接令憤憤地說:“這是讓我們去找死嘛!”
陳頤鼎也不願意退至金鄉,於是唐、陳二人連電顧祝同,說南撤不可能,要求向嘉祥、濟寧方向撤出。並報告六營集北、西、南已被共軍圍得風雨不透,只有東面存一空隙。顧祝同已是無計可施,只好應允。
對此,陸軍司令部總參謀長郭汝瑰在當日的日記中感嘆:
中共劉伯承之一部突入獨山集與羊山集之間,另一
部突入羊山集與金鄉集之間。餘甚憂其圍攻羊山集。王
敬久令70師、32師南下攻擊共軍,32師唐師長竟將
獨山集放棄,合守六營集。王敬久又令其向南突圍,接
應66師後,向金鄉靠攏,32、70師又請準向東突
圍,即不攻擊共軍,也不顧羊山之66師。此種將領如
何能望其做好事!
是夜,雲黑大低。解放軍的炮攻從六營集北、南、西三面打響。唐永良、陳頤鼎察情決定提前突圍。按預先部署,第32師為左翼、第7O師為右翼行動,但還沒出村,部隊就已經沒了隊形。兩個師爭著往東跑,幾乎是眨眼的功夫,部隊建制就全散了,人喊馬叫,亂成一團。
守候在東面的第1縱隊十幾把軍號一齊吹響,急促而嘹亮的號音劃破夜空。這種精神戰術一下子就把敵人給震懾了。繼而層層伏兵一躍而出,無數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子彈像暴雨傾瀉似的橫掃過去;炮彈一個接一個在敵軍群裡炸響,又像暴雨中夾裹的一串串驚雷。
敵軍由慌亂到驚惶到恐懼,頓時失去了任何抵抗能力,官兵四散逃竄,各自奔命。許多士兵嚇得摔掉槍,往高粱地裡一站,等著當俘虜。炮車、彈藥、牛車全部失去了控制,東倒西歪、橫三豎四地被遺棄在道路的兩側,無數騾馬嘶鳴著遍地亂竄,不少人竟被撞倒活活踏死。六營集東南方圓十幾裡的大窪地成為第7O師和第32師的最後墓地。9連8班的一個三人戰鬥小組一次即捉到14個俘虜,繳獲四門小炮。營部通訊員車金保用一顆手榴彈“捉”來了16個敵兵,還有一挺輕機槍。飼養員揚著鞭子、炊事員掄著扁擔自動加人戰鬥行列,追趕、捕捉三五成群跑散了的敵兵。
當年的第1縱隊第1旅第2團9連連長王崇樂如今已離休住在鄭州,他回憶說:
“那真叫痛快!方圓十來裡的曠野上,到處都可聽見我軍的聯絡號、哨子聲和戰士們的吆喝——‘繳槍不殺!’‘優待俘虜!’你再聽就有敵兵響應:”我這兒有一條槍!‘’這裡有一門炮!‘手往蒿草地裡一抓,一個俘虜;往地上一摸,一支捷克槍。嘿嘿,那一仗我們可發大財啦!戰鬥一結束,全連換上了最新式的裝備,一個班一挺輕機槍;120人的連,一下子擴充到190人。
“那時候我們開始願要解放兵了。都是苦出身,一說就通,掉過槍口就朝國民黨軍隊打,還挺勇敢。我挺喜歡他們。
那天夜裡,故事可多啦。我們押著俘虜往收容所送,路上聽到高粱地裡嘩啦啦響,就喊:“幹啥的?‘回答:”繳槍的!’一擁而出十幾個哆哆嗦嗦的敵兵。沒走多遠,發現一門山炮,一個敵兵舉著手說:“俺在這等你們哩!‘我問:”還有沒有?’他說:“有!我們的山炮連都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