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破解中國經濟之謎,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10%,葡萄由40%降至13%。中國政府還承諾,自加入WTO之日起,取消農產品進口非關稅保護措施,不斷增加配額。而中國的大宗農產品在生產成本逐年遞增的情況下,業已失去競爭優勢,以糧食為例,小麥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75。5%,玉米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大米價格63%,粳米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大米價格9。1%,大豆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48。6%,豆粕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28。3%。國內產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衝擊與挑戰,農民收入的提高將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農村市場有效需求的高低,關鍵取決於農民收入的多少,同時又與農民消費理念、消費途徑有關。
(3)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路徑農民既是市場主體,又是直接的生產者,農副產品的銷售收入是農村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開拓農村市場的工作重心是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加。由於農業是弱質產業,又是高風險產業,受市場變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大。因此,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援力度,最佳化政府支援的方式,又要推進農村市場體系的發育,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
關於增加農民收入的問題已經談了好多年,措施也制定了許多,筆者還是認為,最根本的是必須切實改變‘口號農業’。正如工業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