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臺上臺下張火丁,冰點沸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節都應是最美的。這也正是張火丁心目中的江姐形象。可以說導演、唱腔設計與張火丁不謀而合。這種藝術理念上的默契,為《江姐》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齣戲的成功,導演的作用舉足輕重。謝平安在中國戲劇界大名鼎鼎,他執導的《死水微瀾》、《中國公主圖蘭朵》等早已聞名遐邇。他執導的秦腔《遲開的玫瑰》曾奪得文華大獎。由他來親手“炮製”京劇《江姐》,當是眾望所歸。這位名導演具有獨特的導演方式、新穎的導演手法、先進的藝術理念,從而提升了京劇《江姐》的藝術含量。
在我國的京劇史上,還沒有一出流派現代戲。當年的樣板式幾乎是一個模式,並沒有形成流派。如今張火丁要唱程派現代戲,其難度自然不會太小。要使《江姐》與程派風格有機地融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經過一番“脫胎換骨”的再創造不可。京劇有自己嚴格的唱腔格律,歌劇中的唱詞必須要根據京劇的唱腔格律去進行修改。京劇的表演程式與歌劇也是迥然不同的,必須要體現出京劇的表演程式。如今時光進入了21世紀,京劇《江姐》也要與時俱進。不僅在形式上要有現代感,而且在唱腔和節奏上都要有現代感。否則,形式陳舊,缺乏創新,便很難吸引觀眾。說到底,這種移植就是一種再創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2001年6月1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