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部分,重整山河到三國,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衝殺之後,竟然在朝向廣寧縣城的方向開啟了一個缺口,而這個缺口的前邊,李榮帶領的兩千援軍也到了。
趁著鮮卑士兵還沒有堵住缺口,高順讓赤延帶著其他士兵先行退到城中,而自己和赤莫罕一起,與李榮帶來的兩千步兵一起,再次在鮮卑騎兵前邊築起了一道防線,同時邊戰邊退,而後邊的赤延等人並沒有馬上撤退,而是在他們的身後利用連弩進行拋射,現在雙方終於脫離了短兵相接的膠著場面,這可是漢軍喜歡的作戰模式,因此高順已經把老劉傳授的立體作戰方式的優點揮了出
來,前排的漢軍士兵用連弩平射,而後邊的漢軍都是採用拋射,鮮卑大軍密集的隊形正中漢軍下懷,那些還在拼死向前追擊漢軍的鮮卑騎兵頓時被漢軍的箭雨射死無數,嚇得後邊的鮮卑騎兵也不敢過分進逼,高順等人在李榮帶領的兩千名生力軍的掩護下,終於慢慢撤到了廣寧城中。
而城牆上的章寒看到漢軍已經不再與鮮卑騎兵糾纏在一起時,馬上命令城牆上的投石機投擲石塊,雖然只有兩架投石機,但畢竟投出的石頭砸在鮮卑大隊人馬中,肯定會命中,所以也嚇得那些鮮卑士兵紛紛撥轉馬頭,開始向後退卻,而柯最等人雖然還想拼命攔住後退計程車兵,但是看到被圍住的漢軍已經逃回了城中,而城門處還有不少漢軍的防守士兵,城上也是一樣,自己再追上去只能是自討苦吃,徒增傷亡,所以最後只能預設了大軍的退卻行為,他自己也在親兵的簇擁下回轉大營。
退回城中的漢軍清點了一下人數,突騎兵還剩下一千一百人,而高順帶出去的步兵則退回來九百八十三人,其中還有輕重傷員二百八十人,此次戰鬥,漢軍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五千人,這是自老劉來到幽州組建幽州的大軍以來,第一次出現如此大的傷亡,當然其中有赤莫罕輕敵冒進的原因,但不管怎麼說,死在他們手中的鮮卑騎兵人數,至少有兩萬人以上,一比四的死亡比例對漢軍來說,只能算是一場慘勝。
好在軍中的幾員大將都得以生還,現在廣寧城中還有高順步兵師的近五千名士兵,突騎兵則是損失慘重,只剩下一千一百人,加上城中的三千郡國兵和五千屯田軍,廣寧城中還有一萬五千名漢軍,不過由於用來守城的滾木礌石、弩箭等物的儲備都很充足,堅守十天應該問題不大,而且戰事開始的第一天,赤延已經派人前往沮陽通知太守公孫大人了,估計他那裡的援兵再有兩三天也應該到了。
撤回大營的柯最自覺臉上無光,因此也沒去和連那裡報告,反正戰況他也都看到了,又不是自己不出力,實在是漢軍的戰力太強了,透過清點人數,今天的戰鬥中戰死的鮮卑士兵是兩萬三千人,加上第一天被漢軍燒死射死的一萬四千人的鮮卑士兵,進入幽州的鮮卑騎兵到今天已經損失了三萬七千人,目前大營中還剩下不到五萬人,接下來如何進攻廣寧縣城已經令他們有些頭疼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保衛廣寧】………
當天傍晚天降大雨,這可苦了那些沒有了帳篷的鮮卑士兵,也許是天佑大漢,這場大雨整整下了一夜,那些鮮卑將官還好些,畢竟有帳篷用來遮擋雨水,可大部分的鮮卑士兵由於帳篷被燒了之後,只能在樹下搭個簡易床鋪湊合,這回地面上的雨水足有半尺多深,低窪處更是積滿了雨水,所以這些鮮卑士兵沒有辦法,只能砍些木頭枝搭了一些簡易的棚子,上邊再用樹枝蓋上,雖然仍然四處漏雨透風,但也總比在大雨中直接淋著好多了。
而城中的赤延等人也沒閒著,高順知道死去計程車兵身上還都帶著連弩、斬馬刀和精鋼護甲,由於今天的大戰結束後沒多久,天上便下起了大雨,因此鮮卑士兵也沒來得及去打掃戰場,這些東西可不能被鮮卑人得到,否則至少會使他們的部分士兵得以配備這些武器和護具,因此藉著大雨和夜色,高順派自己手下的一千名士兵帶著城中的五千屯田軍到了城外的戰場之上,將那些死去士兵的屍體和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抬進城中的校場之上,堅決不給城外的鮮卑騎兵留下一具連弩。
忙活了大半夜,終於把所有戰死的五千名漢軍的屍體都運回了城中,而鮮卑大營中計程車兵則只顧著躲雨,身上又溼又冷的他們根本沒想到城中的漢軍會出來打掃戰場,所以鮮卑人還想著明天再去戰場之上,把死亡漢軍身上的那些裝備收起來呢。
由於長期得到老劉的指點,因此高順知道這個季節屍體很容易腐爛,引疫情,於是和赤延等人商量之後,決定先把漢軍的屍體用石灰處理一下,暫放在校場之中,明天要是天氣好了,如果城外的鮮卑士兵也開始打掃戰場、收拾他們戰死士兵的屍體,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