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重整山河到三國,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再追擊,而是抓緊時間將城中的治安整治好,同時讓赤延先帶著一些烏延士兵,在漢軍的看守下,將那些戰死計程車兵的屍體都整理好,運到城外找個地方埋了,現在已經是春末了,放的時間長了,屍體容易腐爛,造成瘟疫流行。
現在烏延的王府成了老劉的臨時刺史衙門,院中的守衛包括後院也都換成了漢軍士兵,烏延的家眷都在後院中待著,其實也就是烏延的老母親、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還有十幾個烏延的女人,其餘的,都是伺候他們的丫環婆子,漢軍也沒有限制他們的自由,只是他們不能出去,在院內仍可自由走動。
當晚,處理完手頭事務的眾人都被老劉叫到了大廳之中,商議下一步如何行事。
老劉先道:“此次我們與丘大王聯手出兵,本打算一舉將右北平的烏延部落消滅,但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丘大王定下了計策,不惜親自深入敵營,只是功虧一簣,計策未能成功,丘大王卻不幸身亡,好在有蹋頓大哥帶領遼西騎兵攻入城中,也算是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大家看看我們下一步怎麼辦?”
戲志才道:“正如主公所說,此次我們本來準備的很充分,但所謂百密一疏,我們不知道在烏延部落中有時先生,所以也不知道他們想要投降之事,如果丘大王晚一天行動,能與我們同時到達無垠,可能事情的展就不是這個結果了,正如剛才我與時先生聊天時他所說的那樣,一飲一啄,皆有天定,還望蹋頓將軍與丘大王的家眷節哀,到時候主公會上報朝廷,為丘大王舉行鳳光大葬的。”
宇文康也道:“確實這次也怪我們太莽撞了,本來刺史大人已經告訴我們不要去赴宴了,但我們沒想到烏延也打算投降,所以陰差陽錯之下,才會釀成如此後果,下一步我和蹋頓將軍也早就商量好了,刺史大人現在也是護烏桓校尉,按慣例,我們遼西部落理當歸大人管轄,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聽宇文康這樣說了,時風也忙道:“我們部落今後也迴歸大漢治下,我和赤延將軍也商量了,只是希望刺史大人能善待我們的族人,讓我們族人能過上不愁吃穿的日子,我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這點請時先生放心,今後不管是遼西部落,還是右北平部落的烏桓族人,都是我大漢的子民,我早就說過,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黃帝后裔,因此不能再自相殘殺,只要有備在幽州一天,我一定會保證讓我幽州的所有百姓都能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還有,眼下最主要的,是我們先把這兩州的官員配齊,我剛才與公皓商量過了,暫由宇文先生代理遼西太守一職,時風先生代理右北平太守職務,至於兩郡的都尉,我會從薊縣把鄒靖和呂曠調來擔任,同時我打算把兩郡的烏桓騎兵組成一支兩萬人的幽州突騎營,由我大哥蹋頓和赤延將軍分別擔任突騎營的正副領,這些安排我都會奏請朝廷批准,諸位你們看這樣可好?”
聽了老劉的安排,在座眾人都覺得可行,尤其是用宇文康和時風來擔任兩郡的太守,他們本身就是當地人,又都擔任了多年的軍師,在
當地的烏桓人和漢人中都有很高的威信,相信會得到屬下百姓的擁護,這樣做起事來也就好辦多了。
太守人選都有了,下一步就是商量如何進行兩郡的政務實施了,戲志才跟著老劉多時,耳濡目染之下,可以說已經得到了老劉的真傳,於是便由他和宇文康和時風一起,對兩州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進行商量。
看到他們幾人在商量,老劉和幾員武將也沒事了,於是老劉便和蹋頓、赤延、赤莫罕、文丑、高順、張飛和太史慈等人到了飯堂,赤延自認為是這裡的主人,忙讓管家到後廚準備酒菜,刺史大人要在這裡和自己喝酒吃飯。
管家急忙去後廚張羅去了,趁這個時間,老劉又把突騎營成立後的訓練要點向幾人交代了一下,蹋頓想起老劉輕騎兵的裝備和武器,便要求老劉一定也給他們配一些,想想今後還要靠他們當先鋒去打鮮卑、扶余、高句麗等國,於是老劉便答應了蹋頓的要求。
待酒菜上來之後,眾人便開始大吃大喝起來,都是武將自然沒有了拘束,結果這頓酒一直喝到半夜才結束,除了老劉、高順和赤延外,幾乎在場的都喝多了,於是老劉忙讓高順帶人把他們都扶到客房中去,今晚就不用回軍營了,都在烏延府中過夜,好在烏延的府邸很大,空房間有的是,很快眾人便都被安置好了。
赤延因為喝的少,所以沒醉,他也跑前跑後的幫著張羅,酒席中間他還神神秘秘的跑到後院去了一趟,說是為老劉安排房間,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幹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