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守戶之犬,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不排斥迷信,但這麼低劣的祥瑞讖緯,第五倫用了都覺得掉價!而武功人想一招鮮吃遍天,再騙個免稅赦罪的打算,也落空了。
至於蘇回等反覆之輩,看在他這次成功將自己逗笑的份上,第五倫只讓人控制起來,等打完仗再發落不遲。
而就在第五倫與萬脩的大軍入駐武功時,卻也從北邊得知了一個壞訊息。
“第七將軍追擊隗崔,在岐山以北為其騎從所襲,損兵數百。隗崔撤往陳倉,與隗囂合兵一處。”
……
“叔父無恙,侄兒心中就安穩了!”
右扶風陳倉城,看著鬚髮上沾著雪的老叔父朝自己走來,健步如飛時,隗囂心裡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隗崔也對這做事猶豫的侄子沒好氣:“季孟,你且說說,好好的後方,怎會叫魏軍襲擊了?”
他認為隗囂這邊掉了鏈子,拖累了自己,又得知攻下汧縣的人才七百,豪俠了一輩子的隗崔更是怒不可遏:“區區七百人,就算佔了一座縣城,也無法阻斷道路,何必讓兩路大軍都撤回來!只要再多幾日,我與劉隆便能全取北地數縣,會師南下了!”
“叔父。”
隗囂在長輩面前,不像一位大將軍,反似個小媳婦,他委屈地解釋自己的謹慎:“侄兒以為,此乃第五倫之策,以偏師斷我後路,再發兵反擊,欲全殲我大軍於隴東……”
“全殲?”隗崔哈哈大笑:“好大的口氣,他問過老夫麼?”
言罷便與侄兒炫耀起自己在岐山以北的戰績,留下一隊良家子騎,成功將諸的太猛的魏軍第七彪部打得損失慘重,大挫魏軍士氣。
“叔父年過六旬,卻仍有萬夫不當之勇,真乃六郡之傑,不亞當年飛將軍。”隗囂恭維著從小就崇拜李廣的老叔父,還是磕磕絆絆地提起自己的打算。
“為今之計,趁著第五倫為上林豪右所阻,耽擱了數日,而其北路偏師也暫時受挫,我軍可從容向西,從隴關道或渭水峽道,退回隴右去……”
“退?為何要退?”隗崔拍案而起:“此役已成了一半!這右扶風已歸附於隗氏,豪強也深懼第五倫,願意出兵出糧相助,豈能棄之?更何況,那方先生不是說過麼,守隴必守雍!”
右扶風的精華在陳倉、雍縣一帶,這兒歷史上曾哺育了周人、秦人,周以岐下八百里而得天下,秦國也建都於雍,也算春秋一偏霸。
當初秦襄公等,苦巴巴地從隴右往東打,圖什麼?隴山以西半農半牧,人口稀少,土地貧瘠,六個郡加起來,戶口還不如一個右扶風多!
隗崔來到右扶風后,看到這的沃土、糧食、人丁,都是隴右最缺的,哪捨得輕易離開?
右扶風在手,他們還有爭天下的可能,但若是丟了……
那所謂“西漢”,就是個侷限在隴右,再難東出的大笑話!隗崔那“六郡子弟坐天下”的夢想,就要夭折了。
然而在隗囂看來,龜縮於老家,倒也沒什麼不妥,沒有那份實力,就別妄想一統天下。他覺得,這世道應該會像戰國一樣,四分五裂,維持好幾代人,於他而言,隴山以西一諸侯之位,足矣。
可這話隗囂不敢明說,只道:“守隴必守雍不假,可雍地無險可守啊。”
右扶風和關中平原是一個整體,岐山也就是渭北一角,無法阻礙交通,第五倫隨時能打進來。
隗崔卻持相反意見:“無山川之險是好事,隴右六郡騎方能在陳倉以東,縱容應敵。”
叔侄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在這時候,有來自隴右的信使趕到,告知二人一樁大事!
“上月下旬,趁著山林枯萎,蜀王公孫述遣兵上萬,出白水關,擊武都郡,至本月初發信時,武都郡守已降蜀!”
雖然馮衍先生如今被困在何處不得而知,但他奉命鼓搗的“魏蜀聯盟“,好歹起了點作用,公孫述得知西漢、魏國交兵的訊息後,等了半月才出兵。
武都郡太偏僻了,本就是隗氏傳檄而定的地方,也不甚重視,隴右甚至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去駐防。如今被蜀兵一打,竟望風而降——反正對當地氐人羌戎尊長來說,這些中原王侯叫漢亦或是叫蜀、魏,有何區別?
隗氏叔侄被這噩耗驚到了,隗囂喃喃道:“武都雖僻在西陲,但接壤羌戎,控扼祁山噤要,通道隴蜀,山川險阻,為北伐之道啊。”
他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從耿伯昭奇襲,到公孫述擊武都,這一切,果然都在第五倫計劃中,欲畢其功於一役!”
本以為靠著方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