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章 打援,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赤眉若與陛下戰於楚丘,則敗局已定。”馬援卻頗為了解皇帝:“陛下用兵謹慎穩妥,好以正合,一旦讓他在楚丘站住腳,赤眉就休想擊破堅陣硬壘。

強如銅馬劉子輿,也吃了第五倫的大虧,今日亦然,只需要等馬援趕到,從背後發出致命一擊,戰局就能結束。

可事情真能如此容易麼?

出煮棗城北後,斥候回報,說有一支數量龐大的赤眉軍,分為數十隊,從東北面雷澤方向靠攏,已與斥候分卒遭遇。

“這方向,定是赤眉偏師,五公楊音。”

聽聞是此人領軍,從蓋延到眾偏將、校尉都心生輕蔑:“此人在敖倉、定陶兩次敗於將軍之手,麾下部眾只剩下不到三萬,與我軍相當,竟還敢來襲?”

“或是擊敗了董憲,找回了點信心,就急著來授首了。”

他們嘴上不留情,顯然是贏得多後驕縱了,馬援卻皺起眉來。

若是在固定的地點遇到赤眉,敵攻我守或我攻敵守,打的是陣地戰,馬援自然不怕。

但眼下是行軍途中,作戰時軍隊往往排成橫隊,以鋪開陣勢與敵交戰,趕路時,卻往往是成縱隊行進,他麾下三萬人的部隊,就算分別走在三條平行的路上,也足夠拉好幾裡了。

馬援和赤眉及城頭子路交戰頗多,知道彼輩最喜歡打突襲、遭遇戰,以縱隊擊縱隊。因為趕路時,即便是甲兵精銳的魏軍,也得將甲脫了放在軍中騾馬所拉的輜重車上,否則負重介甲走百來里路,孟賁那樣的勇士也得累死,更別說到地方參戰了。

當遭遇戰發生時,若魏軍來不及介甲,裝備優勢就會被拉平。

而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赤眉軍的腳程,比魏軍要快。只要不攜帶大量搶掠所得,永遠都在路上流竄的赤眉自然是專業的,一旦被其黏上,想靠速度甩掉基本不可能。當初在清河、信都郡時,魏軍糧隊就這樣被城頭子路襲擾得昏了頭,氣急敗壞下去追,結果吃了大虧。

“不如讓漁陽突騎斷後。”有人如此提議,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分佈在大軍後數十里範圍內,攔住楊音,好讓馬援和主力專心趕往楚丘。

馬援卻做了相反的判斷:“漁陽突騎若能加入決戰,起到的效用,可比攔下敵三萬烏合之眾大多了,而我若不打掉這支尾行之敵,待其也趕到楚丘,也是一個變數。”

他點了蓋延過來:“楚丘離此不過百餘里,步卒三日能到,而騎兵放開速度,一日可至!昔日在河北,吳子顏以漁陽騎兵立下大功,今日亦是巨卿封侯之日,勉之!”

蓋延領命:“那國尉呢?赤眉賊首楊音部眾與我軍相當,若無騎兵,國尉要如何擊滅他?”

“縱隊雖不易臨敵佈陣,但也有一個好處。”

馬援大笑道:“可似常山之蛇,只要在前頭繞個小彎,將這支赤眉團團困住,便可張開大口,將彼輩一口吞下!”

……

這次行軍,漁陽突騎的備用馬匹,在從幽州趕赴中原時消耗掉了,跟隨馬援趕赴楚丘,除了輪換著分出去作為前鋒、斥候的幾個營,其餘人都是靠兩條腿邁步,連糧食都不捨得往戰馬身上放。

直到受了單獨作戰的命令,蓋延才令眾人上馬,但也是收著速度,小步行走。剩下的一百里,他打算花一天半時間走完,讓漁陽突騎抵達戰場後,戰馬仍有一衝之力!

敖倉大戰,漁陽突騎留在河內,僅有蓋延及數十騎就創造了奇蹟般的戰果,差點斬殺楊音,如今他們有三千弟兄在此,縱敵人有十餘萬,又何懼之有?

蓋延只點了一個營,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往前趕,搞情況前方狀況。

如今的河濟恍如被一團迷霧籠罩,敵人的分佈只有模糊的身形,看不真切。情報就是一切!目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楚丘那邊的戰況,打沒打起來?赤眉共有多少兵力?樊崇在哪,一切都是未知數。

離開煮棗城後,漁陽突騎徑直往北疾行,然而越走,蓋延就越是感覺到不對勁!

因為這一路上,他們頻繁遭遇赤眉軍!

而且不是過路的散兵遊勇,也不是被擊敗的潰兵,遭遇騎兵後,竟還勇敢地湧過來追趕。

斥候隊且戰且走,差點被另一隊繞過來的赤眉包團,堪堪撤出後,發現更多赤眉在河濟大平原上行軍,卯足了勁往南趕。

騎從損失了一些袍澤,也抓了幾個活口,拷問之下,蓋延從其口中,得知了一個讓他不寒而慄的訊息。

“吾等先前情報有誤。”

“樊崇只派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