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7章 離譜,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之君,可如今大爭之世,還能廢掉啊?

但綠林渠帥就喜歡這樣的人,耳根子軟,對他們的劫掠也頗為放任。王莽才在漢中老林子裡”死“掉沒三個月,諸侯並立,部分綠林軍的軍紀,已經快和昔日的新朝王師看齊了!

而隨著劉伯升之死,內部的分裂大危機消弭於無形後,一個問題也擺在更始政權面前:遷不遷都?

劉伯升舊部和曾在新朝做過官的降吏們,是很希望更始能打進關中去的。

鄧晨縱是憤慨於劉玄,但仍念著伯升臨死前“寧予家奴,不予國賊”的遺言,還是力陳己見:“陛下起自荊楚,權政未施,一朝建號,而關西第五倫等雄桀爭逐王莽,或竊居京師,自尊為魏王,或霸佔隴右,尊前漢太子嬰僭號皇帝。”

“《春秋》書‘齊小白入齊’,不稱侯,未朝廟之故也。如今第五倫已擊滅劉伯升,若使其從容收取渭南,堵塞武關,昔日強秦之勢將成,屆時陛下雖臥於宛城,卻得擔憂西北第五倫一舉一動,豈能安枕乎?”

但這一席話,卻被劉玄認為是想用自己“借劍殺人”之策,叫綠林主力和第五倫火併,他鄧氏好與不知所蹤的劉秀搞陰謀,反而加重了對鄧晨的處罰,侯爵也削了。

還有個更大的問題,連綠漢最能打的劉伯升都折戟關中,派誰征伐才能贏得過第五倫呢?

綠林渠帥們面面相覷,他們依然山頭主義嚴重,都想儲存實力,誰也不肯去啃硬骨頭,皆道:“聽說關中和長安已被第五倫劫掠一空,上林宮室也被劉伯升分給渭南豪強了,入關無利可圖,至於高廟……京師高廟不是燒了麼?且在洛陽再建一個就是。”

沒錯,綠林渠帥們提倡的是遷都洛陽,流竄盜寇出身的他們,在宛城已經呆膩了,對據說富庶不亞於長安的“天下之中”倒是很感興趣。

但李通等南陽大姓卻出言反對,理由很充分:“陛下,洛陽並不安全!”

“當年漢高已滅項羽,左右大臣皆山東人,多勸上都洛陽,說什麼‘雒陽東有成皋,西有崤黽,背河,向伊闕,其固亦足恃。’”

“然而留侯張良卻說,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

“漢高已定天下尚且如此,更何況如今關東仍有不遵王命者!”

李通指著東邊道:“梁王劉永,雖接受封號,卻拒絕讓陛下的二千石入郡。此人與赤眉別部董憲勾結,二人佔據梁、定陶、山陽、沛,如今正往魯、東海進兵,割據東方,野心不小。”

更要命的還是赤眉軍,霸佔了淮北、淮陽之地就食,幾十萬流寇,戰力也不容小覷,究竟是開戰還是招安,劉玄得有個準信吧。

“淮陽到洛陽六百里,赤眉十日可至;梁地到洛陽七百里,更有鴻溝之便,只怕比赤眉還要快。”

“再加上與洛陽一河之隔,便是第五倫麾下馬援所佔河內郡。陛下雖有親臨前線之心,但也要提防彼輩控制大河船舶,孤注一擲來襲洛陽啊!”

這一席話,已經將頭腦發熱也想去洛陽看看熱鬧的劉玄心思澆滅了一半。

李通繼續進言:“更何況,南方亦不見得安寧。”

“汝南僭號賊子雖滅,但在東南,有新莽二千石李憲,以擊江上盜寇起家,仗著手中有甲兵萬餘,竟敢不傳檄獻土,而自稱‘淮南王’,並置將帥,侵略郡縣,據有廬江、六安、九江三郡。”

“而在正南方,綠林起家之地南郡、江夏,如今被秦豐、田戎二人佔據,彼輩雖接受了郡守、將軍的名號,但一樣拒絕陛下任命的荊州牧入境,以至於江南長沙等郡,也只能遙舉漢旗,實則難以溝通。”

“一旦遷都洛陽,南方無暇顧及,會叫李憲等人坐大,亦會叫南方郡縣更難往來。長沙、零陵乃是舂陵劉氏起家之地,陛下焉能捨之不顧?欲先都洛陽而放棄南方,是不識其本而爭其末啊。”

雖然李通是擔心劉玄北上後,南陽再遭兵災,叫他們這些宛地大姓受損,但確實句句在理。

沒錯,舂陵劉氏是發端於南方的,他們的祖宗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靠著“推恩令”,被分封到了零陵郡泠道縣的舂陵,那各荒蠻鳥不拉屎的地方,這才有了此家族。直到漢元帝時,因為舂陵太苦,舂陵侯哭哭啼啼你哀求,才遷侯於南郡白水鄉,距今不過六十餘年。

一些族中老人如國老劉良,還念著要回長沙、零陵給始祖祭祀血食,告訴他們舂陵後人做大漢皇帝了!

長安的高廟沒拜謁,長沙、舂陵的祖宗不能拉下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