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飄,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耿弇帶兵七千往西,帶兵向西去扶尉郡,也就是後世寶雞一帶,最終目標是隴關,隴右暫時不指望,但隴關得取下來吧。

偏將軍萬脩帶兵六千往東北走,師尉大尹田況,那是第五倫在關中第一個潛在敵人,此人能力極強,得師尉人心士心。而控制在其手中的蒲坂津,也是按照原計劃:取河東打通與魏地聯絡的障礙。

裨將軍將軍彭寵直接從鴻門起身,帶兵五千向東,去奪取關中東部的“翊尉郡”,也就是華山、華陰京師倉一帶,舊函谷關也在那,只可惜漢武帝時改易關隘,將函谷東移到了洛陽邊上,距離常安足足上千裡,現在大概控制在新朝太師王匡的手中,至於舊函谷,說來好笑:廢棄多年後,被王莽認為是秦時四舊,給拆了!

派出三路後,第五倫手邊就尷尬地無大將可用了。

第五無大將,先鋒也行啊。

但第五霸年紀大了,第五倫不放心讓他長途勞頓,第七彪當時尚在渭北,於是挑了在臨渠鄉幹了好幾年的豬突豨勇舊部鄭統,任命為校尉。讓他帶兵四千向東南進軍,取藍田,再去嶢關試探試探:眾所周知,武關是關中東南門戶,然而武關之內,在藍田山谷還有一個嶢關,兩者譬如唇齒,都屬於右隊(弘農)轄區。

先前駐紮藍田的屯騎營跟著第五倫的老冤家孔仁南奔,軍師馮衍輕之:“屯騎營和右隊大尹很快就會砍了孔仁的頭來降。”

但任光卻認為不一定。

“弘農武關東南便是南陽,彼輩,還有另一個選擇!”

不錯,若是弘農降了綠林,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如此一來,一半多的兵力就被帶走了,加上放在渭北的五千人,第五倫手邊,只有萬餘人,被常安城牢牢拴著。

他暫時不想徵兵,現在最大的困難不是兵力不夠,而是軍官不足,許多能力只能當軍候、軍司馬,帶五百一千人的,已經成了校尉,你還指望他們一夜之間都做將軍?

第五倫的勢力現在就是個泥足巨人:頭是金的,他起碼還沒糊塗膨脹;胸是銀的,萬脩等人還算可靠,麻煩的是信得過的文官太少,對手下三郡一城名為統治,實為放養;腹和腰是鐵的,八百士吏雖然剛硬,但長期泡在溫柔鄉里,很容易被腐化;腿是銅的,四萬兵卒實際的戰鬥力不強,容易軟;至於腳,也就是統治基礎,更是泥巴做的,且越來越往下陷。

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第五倫是深刻感覺到了,光消化京師和幾個郡,已經超過了他這組織的能力範疇,一時間捉襟見肘,看來招攬賢才的舉措,必須立刻推行了。

第五倫亦有反思:“或許,是我的期許太高了?”

他不想像王莽一樣,只把舊朝換個名號,其餘照舊,新政權還沒開張就徹底腐化。

人註定要死,日子也不能湊合過,總得試著往自認為好的方向努力。同理,對一個政權來說,難以跳出歷史週期律,幾百年後註定滅亡,不是現在哺其糟而歠其醨的理由。

而到了次日,六月初四,周邊陸續傳回的訊息證明,第五倫確實對他麾下的將軍士卒們期許過高了……

“校尉鄭統,受阻於嶢關,損兵數百,向大將軍請罪。”

……

第五倫聽完報告後頗為鬱結,鄭統竟然以四千人強攻嶢關,而守關的有多少?加上屯騎營,或有五千之眾。

攻關還沒守關的多,沒有器械,從軍官到士卒,沒一個有攻堅經驗,能打下來就有鬼了。還是取常安太順利,讓手下人覺得,所有地方都能不戰而下。

“讓他退回藍田休整,等待援兵。”

第五倫令第七彪帶著四千人南下支援鄭統,以壯軍勢,還親自耳提面命,讓他們切勿再貿然攻關。

“若不能說降弘農,這東南邊,這隻怕要我親征才行。”第五倫手頭沒大將了,只覺得頭疼,但現在這情形,他若是一離常安,沒了壓制,駐守此地的兵卒,只怕立刻就能給他一個大驚喜!

鄭統還算小挫折,但另一個訊息就糟心了。

“彭將軍日行百里,抵達華陰。”

很快嘛!

但第五倫更擔心了,彭寵先前奉命留守新豐、鴻門,看著後路,沒能一起渡灞進常安,功勞偏小,眼下有點急切,得了命令後匆匆東進。

果不其然,才隔了小半天,前線就傳回了彭寵在華山下為田況襲擊,大敗而歸的訊息!

師尉和華山,就隔著一條渭水,更麻煩的是,漕船還被田況控制了,彭寵進軍太快,隊伍在華山谷地里拉得老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