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 政治正確,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忽然大笑,然後揮著便面扇道:“劉公,你來得正巧,今日的情形,讓我想起居攝元年啊!”

原來是居攝前一年,漢平帝駕崩,王莽精挑細選,以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自為“攝皇帝”,踐祚攝政。

馮衍道:“雖然太子才兩歲,但王莽大可按照慣例,將其立為皇帝,但王莽心存邪念,卻偏偏不走完最後一道流程,卻是在為篡漢做準備,故意為之!”

劉歆當然記得,他們最初是希望王莽做周公的,從這不同尋常的佈置裡,也覺察出了一絲不對勁,開始感到內懼。

馮衍走近隗囂,忽然發問:“上將軍就不怕天下人說,隗氏不立正統太子為帝,而只為王,是隻將其作為傀儡,好方便以後廢掉取而代之麼!?”

“上將軍,汝家,欲為王莽第二?”

所有人都知道劉嬰是傀儡,但你說出來幹什麼!這馮衍的誅心之言,嚇得隗囂赫然起身:“先生休得胡言。”

又看向雖然寄人籬下,卻作為“宗室長者”的劉歆:“隗氏承天命順民心,輔漢而起事,絕無他意!”

劉歆緩緩說道:“上將軍之忠懇,秀自然知曉,但還是馮先生所言有理啊。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而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故應早定大統,以安人心,統合關隴士民,以擊新莽餘孽!”

要辯權謀,方望可以跟馮衍聊上幾個晝夜,但馮衍和劉歆一前一後,政治正確的大帽子扣下來,隗囂頂不住,也顯得方望別有用心似的,遂住了口。

但方望仍以目示意隗囂,覺得此事還是存疑有詐,不急於數日內給答覆。

隗囂遂咳嗽一聲道:“馮先生初來疲憊,且暫歇息幾日,白虎將軍已擊破安定,不久便會歸來,到時再合議不遲。”

倒也不是隗囂想故意拖,而是一個很辛酸的事實:別說劉歆,就算他這名義上的上將軍,在隴右也說了不算啊!

真正主事的人,是掌握兵權的白虎將軍隗崔!

馮衍也看明白了,拿主意的人不在,他急也沒用。

而隗囂說隴右豪強聯軍已拿下安定郡,也是個重要的情報,安定大尹王向是王莽的堂弟,威風頗能風行於一邦之內,屬縣沒有反叛。隗囂寫信曉諭,王向不從,負隅頑抗,隗崔遂出兵北向,進軍順利,如今已擊破郡府,各縣悉數投降。

“安定、天水、隴西,隴右主要三郡已下,隴坂以西再無人能威脅隗氏,也不知明公是否已攻下師尉?”

關、隴兩個勢力的擴張,看似是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實則隗氏等豪強經營早已數代人,而第五倫才是異軍突起。

好在馮衍沒等兩天,隗崔便與隴西大姓楊廣一同歸來,伴其同行的不止是來自安定郡府的繳獲,還有一個對隴右而言不妙的訊息。

“匈奴單于立安定三水人劉文伯為帝,定都五原郡九原城,國號:漢!”

……

六月二十日,同樣是成紀縣隗氏莊園,除了馮衍等人外,今日還多了鬍鬚猶如白虎紋般黑白交錯的隗崔,及隴西楊廣參與。

今天都不用馮衍開口了,老劉歆就在那說了半天華夷之辯的大義。

“那所謂劉文伯,其真名盧芳,不過是雜胡遺種,冒名劉姓,老夫曾觀隴右宗室,絕無此人!”

“而匈奴立其為帝,不過是漢初時,冒頓扶持韓王信的故伎,名為漢,實為胡人傀儡也!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老劉歆實在是義憤填膺,指天道:“自古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若使盧賊得逞,竊居帝位,中原之人,將被髮左衽矣!老朽等與盧賊及匈奴,不共戴天!”

隴右諸豪們面色也不好看,對盧芳的“匈奴漢”,這些祖祖輩輩都從軍擊匈奴打西域的六郡子弟就一個字:“呸!”

成紀第一大姓李家是如何衰落的?因為李陵降胡,但李氏被漢武帝誅殺的只是李廣一系,其餘尚在。可天水、隴西人皆將此事視為羞恥,賓客門人紛紛離開,各家甚至都不跟李氏聯姻,百年下來,李氏遂敗。

由此可見隴右六郡人對投胡深惡痛絕到了何種程度,隗崔在安定抓到盧芳派回三水的人,直接五馬分屍!

這倒是意外的助攻,馮衍趁機道:“諸君,盧芳今已依靠匈奴,佔據五原,傳檄於幷州、涼州各郡,安定是其故鄉,早則今年,遲則明歲,盧芳必引匈奴南下隴右!”

“如今關隴之敵,不止是新室殘餘,還有匈奴、盧芳!”

“盧芳編造的身世尚有愚婦愚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