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1章 五德,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漁陽突騎獨自南下,還是太冒險了。”

一則他還是認為,成功機率不大。二來,若吳漢僥倖成功了,那他們上谷突騎傻乎乎在涿郡幫吳子顏拖住強敵,好成全他蓋世之功麼?

但吳漢也就通知他這鄰居一聲,心意已決,笑道:“既然魏王沒有想到,連子翼也不曾料到,那劉子輿與銅馬,豈不是更茫然無覺?”

既然投靠魏王已經比元勳們晚了太多,要想引人注意,就得做最鋒利的錐子,不及入囊中,便直接捅穿北漢的心臟!

“大丈夫千里立功以求封侯拜將,在今日矣!”

……

吳漢打算自漁陽起兵,在河北搞個大新聞,而與此同時,他的目標下曲陽城中,嗣興皇帝劉子輿也正一籌莫展,對著地圖發愁。

“吳孫子兵法諸卷,朕雖然翻看了不知多少遍,但要運用於實際,依然頗為艱難。”

縱觀劉子輿這大半年來創造的奇蹟,不論是單騎說得銅馬歸附,還是與真定王劉楊化干戈為玉帛,無不是懷揣一顆斗大的膽子,利用人的欲求,用言辭撓之,親力親為,才僥倖成功。

可當與魏軍開戰後,敵人卻不吃他這一套。

東路敗績,李忠背叛了劉子輿,以信都歸魏,銅馬殘兵只能退守昌成縣,在馬援打擊下岌岌可危,只能一味避戰。好在馬援後方被城頭子路所擾,也無法完全騰出手來大舉西進。

西路情況也不好,真定王和銅馬不睦,前幾天還在間道襲擊景丹糧倉的途中了伏兵,被殲滅數千人,好在兵力足夠多,逃回關隘,死守尚能撐住。

北線的廣陽王,面對上谷步騎的進攻雖然節節敗退,但好歹以眾敵寡,也能勉強維持。

而唯一處於攻勢的南線,十萬大軍被耿純麾下三萬人佔據地利,擋得沒有脾氣,銳氣耗光卻不能前進半步。

劉子輿一身招搖撞騙的本事,在須得用實力硬碰硬的戰爭裡,根本派不上用場,只能乾著急。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法裡說得簡單,可事到如今,哪裡還有謀、交可以讓朕來伐?”

劉子輿在他擅長的領域也做了嘗試,最大的成果就是讓城頭子路投入己方陣營,可敵人的將軍們,馬援、耿純、景丹、耿況等,完全沒有被劉子輿說動背叛魏王理由。

敵人幾如鐵板一塊,反而是劉子輿麾下,真定系與銅馬系互不統屬,他只能從中斡旋,身心俱疲。

“冬雪已降,哪怕是拖,也是朕先拖不起。”

銅馬人數雖眾,但糧食有限,前線大軍糧秣已經十分吃緊,反倒是魏軍從魏郡與河內源源不斷輸糧抵達,最多十天,南線的十萬銅馬糧食就將耗盡,只能撤回來了。

就在這愁雲慘淡之時,好歹有個喜訊被送到劉子輿案前。

“陛下,臣派人試探過,大陸澤就快凍上了!”

來請命者乃是五樓賊渠帥張文,正是他最先遇到了出奔的劉子輿,這個桀驁不馴的豪帥,慢慢竟也成了劉子輿的信徒,相信追隨這位皇帝,能給銅馬和流寇們一條活路。

在四面受阻之際,張文提出了一條大膽的倡議。

“傳聞第五倫在鉅鹿城,北以大陸澤為阻,如今澤水邊緣結冰,澤中有小道直通鉅鹿城下。”

“臣過去數年一直在大陸澤畔為寇,熟悉地形,願將敢死之士數千,潛入其中,直撲魏王行在!”

“魏軍糧秣多屯於鉅鹿,即便不能破城擒殺第五倫,也能一把火燒了其糧食,墮其士氣。”

這個提議讓劉子輿重新打起精神來:“魏軍至今也未能統一號服,多以黃巾為標識,衣裳則是各色皆有。朕已令人多備此物,又偽造標識旗號,裝作魏軍,將軍憑此,應能摸到鉅鹿附近。”

只要讓鉅鹿告急,或許就能調動耿純回馬援回師救援,如此東路之難可解,南線的大軍也能有所突破!

劉子輿立刻讓張文帶其本部四千人,於臘月初一南下,抵達鉅鹿郡廣阿縣後,最後一次補充糧秣衣裳,而後便頂著惡寒,進入冬日干涸的大陸澤中。

嚴寒將大澤外圍凍得結結實實,昔日的泥濘沼澤踩上去硬邦邦的,但也有沒凍嚴實之處,讓士卒一腳踩空陷入,即便救出來也凍得半死。

也只有這樣的兇險之道,才能神不知鬼不覺逼近魏王行在啊!

走到第二天時,前方再無道路,也不可能淌著極寒的冰水涉湖而過,張文讓一部分人划船從沒冰的地方渡過去,大部隊則頭裹黃巾,舉黃旗,冒充巡邏的魏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