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0章 北道主人,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孫卿之請而耽擱了魏王原先計劃,會被認為是上谷一系結黨勾連,對耿氏和孫卿都不好。”
寇恂倒是認為,魏王不會如此心胸狹隘:”那若有既不耽擱涿郡戰事,又能助孫卿一臂之力的兩全之策呢?”
耿況頷首:“子翼請說。”
“幽州突騎,可不止是上谷才有。”
寇恂下拜:“恂請東約漁陽,若能說動漁陽太守發兵南下助魏,兩郡齊心合眾,廣陽王不足圖也!”
……
耿況最終還是同意了寇恂的意見,他將手裡最後一支兵力派出,自代郡南下,從防守鬆懈的飛狐道襲擊中山。
而寇恂則立刻日夜兼程,趕往東方的漁陽郡。
漁陽、上谷,皆屬於幽州邊郡,民風彪悍,而如今的漁陽太守,卻不是新朝舊官,而是北漢建立後,趙王派去的邯鄲人。
隨著形勢變化,此人也開始了反覆橫跳,一會答應易幟投魏,一會又覺得劉子輿得了銅馬相助勢力強大,可以再觀望觀望。
故而一直拖到現在,漁陽都沒有明確作出協助魏王的表示,寇恂打算去曉之以理,讓漁陽太守不要再犯糊塗。
十一月底,風雪正大時,一行人等進入漁陽郡地界。
兩郡雖然迫於匈奴、烏桓壓力,協力互保於邊塞,但雙方都擔心對面想火併自己,還是有所提防。聽說是上谷使者,漁陽兵看他帶的人馬也不多,這才放行。
如今河北亂成一鍋粥,上谷的突騎正在和控制廣陽、涿郡的北漢廣陽王開戰,但漁陽卻依然作壁上觀,不過郡內倒是軍備森嚴,寇恂東行路上,便見到許多兵卒在雪停之際持兵戈出巡道路。
“寇功曹,吾等能說服漁陽太守麼?”眼看路過的幾個縣城依然掛著漢旗,屬下們憂心忡忡。
“若是不能……”寇恂回首看著隨自己前來的數十位上谷突騎。
“那我,也少不得要效傅介子斬樓蘭王之事了!”
行至漁陽郡府以西的縣時,他們卻被攔住了去路,漁陽兵們就是不放行。
“天降大雪,東面路斷了。”帶數百人守在這的郡賊曹掾,名叫蓋延,乃是一位身高八尺的漢子,背後一張大弓,恐怕要三百斤的力氣才能拉開,這壯士警惕地看著寇恂,也不容他多解釋,揮手就趕。
“那曹掾在此做何事?”
“聽說有胡寇南下滋擾,故在此守備,汝等速歸,勿要靠近漁陽城!”
蓋延態度堅決,寇恂也不好將來意完全說明,只能帶著騎從往南繞道,欲從漁陽南部名叫“狐奴”的縣城繞過去。
然而抵達狐奴縣後,他卻感覺到了不對勁,夜色將黑,狐奴縣同樣戒備森嚴,牆壘上有火炬移動,焰苗於風中飛舞。發現來人後,胄上蒙了雪花的兵卒在緊急調動,接著出現了更多火炬,一隊人馬正自衝向他們!
寇恂只帶著數十人,而對面至少數百,他沒法頑抗,只令屬下稍安勿躁,等包圍者慢慢靠過來,寇恂舉著火把在臉前晃著,表明了來意。
“我上谷郡功曹寇恂也,有事前來拜見漁陽太守。”
“上谷?耿君的臣屬?”
為首的人縱馬過來,他的口音和寇恂先前遇到的壯士蓋延很像,或許就是同鄉,但卻稍微文質一些,笑著拱手道:“既然是遠方之客,那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既然要見漁陽太守,便隨我來罷!”
在這一夜前往漁陽郡城的路上,寇恂才知道,此人名叫王梁,乃是狐奴縣令,確實和蓋延是鄉黨。
“寇君遇上蓋延了?還望勿放在心上,他便是這脾性。”
王梁一路上別的不關心,最心切者,卻是上谷進攻廣陽王的戰事。言辭中還多次貶低劉子輿,稱讚魏王倫,說他“尊賢下士,士多歸之”“魏王方盛,銅馬力不能獨拒“之類。
一整夜,不管寇恂如何打探,對漁陽究竟發生何事,王梁都不透露,寇恂也唯恐王梁在套自己話,只含糊其辭。
等進入漁陽郡城時,天色即將大亮,寇恂這才能真切看清楚,昨天漁陽城發生了怎樣的劇變!
郡城內的道路上,除了積雪外,還有擠滿溝壑的血跡和屍骸,橫七豎八地躺倒,而城中屋舍緊閉,百姓都不敢出來。
一群人正在拖拽屍體,收拾殘骸,見了王梁後無不與他招呼,吹噓昨天自己的英勇事蹟。
這場兵變的中心是郡守府,此處攻防最為慘烈,看到這一幕,寇恂心中有所猜測:“漁陽太守,恐怕凶多吉少了。”
靠得更近時,他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