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長城,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啟程。
耿弇來到幷州也快一季度了,徵募了大批幷州人入伍,他們迫近邊塞,多多少少會騎點馬,縱然不能直接當騎兵用,但客串“騎馬步兵”是足夠了。上郡、西河也產駿馬,按照魏王的要求,不管願不願意,基本都裝備了雙鐙,這使得行軍途中輕鬆了不少。馬蹄釘了鐵掌,馬匹傷蹄倒斃數量大大減少——縱是死了,不但要將肉割了,還把蹄鐵拔下來帶走。
行到第七天時,前方出現了一面巨大的銀鏡,廣袤數十里,陽光照耀下,水面晶瑩白茫茫一片,池周綠草如茵,野花叢生……
這便是昫(xu)衍縣(鹽池縣)花馬池,不但有鹽湖,且水草豐饒,灘羊的口味敢稱幷州第一,大軍得以進行最後一次補給,終於吃上了點熱飯。
也是在這,耿弇才得知了上河都尉宣彪被俘後不降被殺的噩耗,以及匈奴、胡漢軍隊的最近動向。
“匈奴足有數千騎,在隨盧芳圍攻富平縣!”
……
儘管盧芳與匈奴人已圍攻數日,但富平縣城的守禦其實並不慘烈。
這座修築於漢武時的城池本身就是一座要塞,城塞高大,牆垣厚實,城內廣立望樓,牆上多有凸出的馬面,而引黃河水圍城的護城河內,還有低矮的羊馬牆。
人手也不缺,新秦中地區總人口十萬,隨著西邊三個縣淪陷,大量難民逃過河來,聚集在富平,使得本地人數眾多,足有五六萬人,男丁也能拉出來兩三萬,與敵軍步騎總數相當。
胡兵沒有大型器械,只能靠人命蛾附去堆,隨著攻城告一段落後,數百盧芳軍橫七豎八倒在寬闊的護城河中,很多人甚至連羊馬牆都沒摸到,更別提城池本身了。
搭橋強攻無果,盧芳也改變了策略,請匈奴胡騎在護城河邊駐馬而射,試圖用齊射壓制羊馬牆後的守軍。
這戰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守軍承受不住傷亡,陸續退入城中,可等盧芳得意洋洋讓部屬逼近城池後,才發覺上當。
匈奴人射去的箭矢大多被拾走了,城頭的弓再度發力,居高臨下將胡兵再度逼得撤回外圍。
蒙澤於城中指揮禦敵,看到胡兵狼狽退回,哈哈大笑。
新秦中人分散在幾個縣時,還會被胡虜各個擊破,可當他們集中在一起後,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卻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多賴宣伯虎親自斷後,才能讓大多百姓渡過來。”蒙澤又念起犧牲後,被胡人斬首到富平城招降的宣彪,心中不由一痛,手中大弓用上了全力,一箭射死一名胡人。
邊塞之人與承平太久的內地不同,多少會點武藝弓術,野戰或許不在行,但守城卻綽綽有餘,唯一的問題是人多後糧食有些吃緊,只能眼睜睜看著胡人的馬肆意啃食來不及收的麥子,箭矢也不太足夠。
“幸虧還有張公的塢堡為吾等分擔。”
眼看盧芳軍放棄進攻富平縣,蒙澤卻並非感到輕鬆,反而擔心起張純一家的安危來。
富平城的戰鬥是禦敵於外圍,張家塢堡則是短兵相接了。
因為湧入人口太多,張純提議讓老弱婦孺全去富平城,三千名男丁則集中到他家塢堡中,老君侯帶著徒附留下守備。
張純家的塢堡比關中土豪所築更加堅固,這兒的牆比縣城還高,面積比普通障塞大了許多倍。作為張湯、張安世時就傳承至今的世家,張氏的財富,只能用“鉅萬”來形容。
秦渠之內,一半田畝都是張家的產業,徒附上千,其中不少還是專門訓練的族兵。
盧芳見富平城難下,已經將大軍轉移到塢堡來。溝壑被填平,胡兵舉著梯子蛾附攻堡,但張家塢的堅固遠超他們想象,徒附兵和丁壯站滿牆頭,望樓上居然還有大黃弩這種不講道理的武器。
強攻一天後,塢堡遍體鱗傷,四面牆上扎滿了箭矢,但盧芳又損失了數百人。即便僥倖登頂,徒附也會用各種方式將敵人推下三丈高的牆頭:弩機、戈矛,甚至是扭打在一起後的牙齒拳頭。
蛾附無用,遂改為強攻城門,還是胡騎遠遠提供齊射壓制塢堡的遠端武器,胡漢兵卒則扛著大木樁和伐木的鐵斧朝塢門猛衝,頭頂不時落下滾木石塊瓦礫,砸得他們頭破血流。
一整釜潑下的開水,燙得一位衝鋒在前的五原人滿臉血泡,慘叫著倒在地上,一臉濃須都落了,好似等待刮毛的豬。
可在付出無數傷亡,終於劈開門後,卻發現裡面完全被磚石堵死,根本進不去。
長期圍困也沒用,塢堡內一應俱全:水井、糧倉、溷軒,甚至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