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6章 比爛,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到訊息再回師,短則兩月,慢則一季,得讓使者將赤眉安撫住,讓其留在汝南就食。”

按照李通對赤眉軍的理解,這群甿隸和蝗蟲一樣,打到一處,就會停下數月,將糧食吃光,再抹抹嘴上路前往下一處,只望他們此番也會如此。

劉玄同意了群臣之議,但在散朝後,李通卻故意走在後頭,向劉玄請求單獨謁見。

劉玄看了一眼侍奉的親隨,讓他們出去後,李通下拜道:“陛下,赤眉號稱三十萬,若一味向西,趕在諸王回援前進攻宛城,後果不堪設想,臣還有三個提議,若能採用,方為萬全之策。”

“卿快說!”

李通說道:“其一,赤眉一貫擄掠豪家,臣願為大王召集南陽諸姓,曉之以理,告訴彼輩,若是赤眉殺入宛地,諸姓誰都別想活,如此方能眾志成城,共御賊寇。”

“此策甚善。”

李通又道:“其二,汝南之所以丟失,與將軍庸碌有關。”

打了敗仗的舞陰王就是他堂弟,李通也就直接罵了,他這弟弟啊,爭權奪利搞陰謀不錯,但要論打仗?卻是個外行,最大的勝利,不過是在昆陽作為同出城的十三騎之一,沾了某人的光芒罷了。

這也使得李軼對劉秀心生嫉妒,但這種事,嫉恨有用麼?

李通道:“前舞陽王、廷尉王常,乃是綠林宿將,因私助劉伯升被削爵,如今在宛城思過;振威將軍馬武,亦曾屢立戰功,如今在湖陽縣練兵屯田;還有鄧氏新家主鄧奉,少年英才,曾大敗與魏王倫齊名的竇融……”

“如今情勢急迫,還望陛下能起用諸輩,共同抵禦綠林啊!”

劉玄稍稍猶豫後,還是答應了,前兩人雖傾向於劉伯升兄弟,但如今劉伯升已死。

而鄧奉,則是劉玄都較為欣賞的小將,若非他果斷挾持鄧氏兵南撤,劉伯升也不一定會被第五倫圍死……

等李通告退而出後,卻招來了最信得過的家人。

“帶上少許人,設法走江夏、過豫章,繞路去一趟江東。”

“替我面見吳王,送上書信。”

“告訴他,王常、馬武諸將軍會重掌兵權,而綠林渠帥將同赤眉決戰,待彼輩兩敗俱傷之際,便是吳王歸來,重掌大權之時!”

李通對劉玄已不報什麼期待,於公,南陽諸姓的利益需要一位有能力的將軍,亦或是新的帝王保護,縱觀舂陵眾人,也只有劉秀有這本事。

於私,劉秀是他親姐夫啊……

李通抬起頭,看著宛城陰沉沉的天,憂心忡忡,相隔太遠,劉秀縱是率軍歸來,也是數月之後了:“也不知道赤眉能否被拖住,時間,還來不來得及!”

……

在宛城的宮殿裡,每日大魚大肉的更始皇帝是看不到饑荒的。

但這場災禍確實也在南陽大地上橫行,若論遭受兵災最嚴重的地方,南陽絕不遜色於東方——王莽末年,新軍與綠林在此周旋,圍困宛城又費時大半年,大多數壯勞力都作為雙方兵源,參加了慘烈的戰爭,死傷無數,流離失所,生產自然就耽擱了。

宛城宮中,庖有肥肉,廄有肥馬;而出了都城,則是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這便是王莽在巨毋霸、崔發保護下,進入他口中的“前隊郡”時,見到的光景。

巨毋霸搞到了一匹騾子,讓王莽騎著,打扮與鄰家白髮老翁無二的前任皇帝,這一路看到”前隊“如此凋敝,不由義憤填膺。

“當年前隊乃是荊豫之間的富庶之地,宛城位列五都,可如今竟成了這般模樣!”

崔發如此感慨,他作為王莽元從之臣,從新都就開始追隨,對這個郡還是有點感情的。

為了搞清楚他們要去的目的地是否安全,崔發一路上不斷詢問流民。

“新都?吾等就是新都人!”

聽到這群衣衫襤褸之輩竟是封地之民時,少言寡語的王莽猛地抬起頭來,聽著崔發和他們攀談。

這群新都的流民一共十餘人,原本沒安好心,但瞧見身高馬大的巨毋霸後,就收起了搶這群人一波,將驢奪來殺了吃的心思,只乖乖應答起來。

“你問吾等為何不留在新都種地?沒地了啊!”

耳朵在戰爭中被削掉的青年農夫,對王莽等人講述起他的悽慘遭遇。

“當初綠林進攻宛城時,我聽人說入軍中可以發財,不愁吃穿,稀裡糊塗跟人一起抄傢伙去投軍,伯升將軍燒新都宮時,我就在場。”

聽到這,王莽皺了下白眉毛,但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