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0章 破防,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戰勝利的訊息已傳遍長安,第五倫很重視宣傳工作。
山呼海嘯的“魏皇萬歲”此起彼伏,百姓士吏或出自真心,或迫於眾意,反正第五倫的威望在長安漸漸趨於鼎盛。
而等到副車即將過完,眾人發現一輛多出來的小車走在後面,同樣被絳騎和衛士護得嚴嚴實實,且車窗緊閉時,有人猜出那是王莽車乘,情緒瞬間就變了。
“王莽老賊!”
一時間,長安南北大道上噓聲四起,更有早早聚集在此的東西市的商販,想起當年王莽執政時的痛苦,憤怒地向外湧,直欲將王莽從車上拽下來活活吃了。
虧得被士卒攔住,鬧事的人統統以“衝撞御駕”逮捕驅散。
但還有不少人手裡捏著爛菜葉,抽冷子就朝王莽車上扔,但多被扈從擋了下來。
然而那些咒罵和噓聲,爛葉、雞子偶爾打在車輿上引發的震動,依然讓車中的老王莽驚魂不已。
自從過了灞橋後,王莽就沒舒坦過,一路來皆是義憤填膺希望他死的民眾,或有豬突豨勇老兵叉腰痛罵於道,或是當年受災,如今安頓在上林苑裡的流民捧著草木熬成的酪,不懷好意地喊著,希望王莽能嘗一嘗,看看他當年賑災時給百姓吃的都是什麼東西。
到了長安城南後,看著被劉伯升一把火燒燬後的新朝九廟,王莽心中百感交集,據說他的十二祥瑞,也一併在火中毀滅。
幸好自己主持修築的三雍和太學依然屹立於斯,然而裡面的博士、弟子也爭相逢迎第五倫,揚言王莽乃是少正卯一般的欺世盜名者,還望聖王誅之……
進了長安後,對比就更加強烈了,前面的第五倫享受著人民的愛戴,山呼萬歲。而王莽則遭受了最大的恨意,這真是冰火兩重天啊,就算王莽早有預料,心裡依然很不好受。
等車駕進入未央宮中,緩緩關閉的大門,將聲浪悉數關在外面後,王莽才得到了一絲清靜。
是啊,他當年長居於深居宮之中,聽不到、瞧不見反對之聲,如今沒了這層隔絕中外的高牆,刺耳之音,便清晰無誤地傳入耳中,就算王莽將耳朵捂住,它們依然不依不饒地鑽進心窩裡。
一直以來,王莽就算功敗垂成,依然以“孔子”自居,諉過於他人,他對第五倫成見極深,其的言語很難對王莽造成傷害,但外面百姓的呼聲卻能。
從洛陽西來的路途,也是王莽心中甲冑一片片剝落的過程,他啊,破防了!
雖然早有殉道之心,但王莽心裡卻依然有隱隱的期盼,那就是有良善百姓知道他的不易,像那幾萬赤眉軍一樣,投自己不死,就算無法避免最終結局,也能給老王莽心中少許安慰。
可看這情形,至少在長安,輿情是一邊倒的。
在車門開啟時,王莽有些失魂落魄,甚至都挪不動腳。
倒是第五倫踱步過來後,說了幾句公道話。
“二十年前,長安吏民有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書,希望王翁加九錫,為安漢公。那時雖有操縱,但民意大底不差。”
“十多年前,王翁主持修築三雍,振臂一呼,召集了十萬長安百姓去城南工地協助,篩土版築,旬月內便完工,堪稱奇蹟。”
“我起兵鴻門時,王翁無可奈何之下,在城南哭天,竟也有上萬人隨汝痛哭流涕,可見那時候,還有人對王翁心存幻想。”
“而今日,當初支援王翁的長安百姓,卻在痛罵王翁,希望王翁立死,昔日長安人愛王翁甚深,今日則恨王翁甚切!何以至此?”
換在剛被第五倫逮住時,王莽肯定會說是小兒曹操控民意,但今日,卻蔫蔫的說不出話來。
“是魏國士吏以兵刃強權威逼所至麼?但其中不少人,只是販夫販婦,是自發從城外辛苦趕來,只為站在街邊,對著王翁痛罵一聲,以洩氣憤。”
第五倫卻不放過王莽,繼續道:“百姓既愚昧又精明,心中自有一杆秤,在過去,王翁曾得天下人心,而十五年間,昏招迭出,以至於人心喪盡。民心如水,曾託著王翁位居九五之尊,後來也讓我趁機造勢,藉助這股憤怒,掀翻新朝這艘破船!”
言罷,第五倫朝王莽拱手:“水則覆舟,水則覆舟,王翁起於長安,以此作為殞身之地,倒也不錯。我會讓王翁居住在昔日囚禁劉孺子嬰的館閣中,那是處僻靜之地,還望王翁在剩下的日子裡,好好想想,自己於天下,究竟犯下了多大的罪過?”
把王莽囚禁劉孺子嬰的地方,反手變成王莽最後的牢籠,若是老劉歆還活著,知道此事,恐怕會罵王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