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7章 還鄉,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殺回來!”

形勢一片大好啊,李通稍稍放心,只要派人進去聯絡通洽,在漢軍支援下,讓參與的南陽豪強們舉事,便能將這一片攪亂。一旦勢成,就有了從側翼將火焰燒到宛城的可能,到那時候,岑彭便需要派遣重兵鎮壓動亂,而無暇管荊襄了。

“隨縣有山九十九岡,綠林殘部、南陽豪傑,避赤眉之患,多容身於此。”

“而舂陵瀕臨綠林,也有大量劉氏子弟遁入山中,等待時機,反攻故土!”

“只要讓兩縣同時發難,各鄉閭連成一片,便能將魏官困在縣城,這樣當地魏軍也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須等待宛城救援了。”

計劃停留在簡牘上時倒是挺不錯,然而,當李通將第一批數百人的族人、死士、私從沿著隨縣附近的山崗小道進入南陽郡後,預想中的遍地開花,處處舉事卻並未出現,隨縣的千人發難維持了七八天後,就節節敗退被打回了山裡。

去劉秀老家舂陵縣的人更慘,不過三天,就被當地駐軍給剿滅了,劉秀的幾個侄兒或死或擒,好不容易逃回來的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李通哭訴:

“南陽的租戶、奴婢,不但不認鄉里鄉親,還忘恩負義!為了幾畝地,幾間房,就拿起鐵叉,協助魏軍痛擊彼輩昔日的主人!”

……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一月下旬,南陽郡舂陵縣,最後一個負隅頑抗的舂陵劉氏族人被翻臉不認人的農夫擒獲,他遭到了五花大綁,被送到縣衙,接受縣丞的審問。

當得知面前的縣丞名叫叫劉恭,而旁邊那個年輕的小巡捕則叫劉盆子時,他不由愕然生憤,對他們痛罵不已。

“我不明白,汝等也姓劉,為何要助紂為虐?”

穿著一身捕盜服飾的劉盆子頗為委屈,解釋道:“吾等是城陽景王之後,汝等則是長沙王發之後,不一樣。”

“一支筆能寫出兩個劉字?難道汝等不是高皇帝子孫?城陽景王昔日誅呂興漢,怎有如此不肖後裔?”舂陵劉氏的子弟更怒了,開始口不擇言:

“莫非傳說是真的,齊王劉肥不是高皇子孫,而是不知誰與曹寡婦生的野種……”

他話還沒罵完,就被劉恭一揮手,讓縣卒堵上了嘴巴。

“夠了。”

劉恭嘆息:“審不出什麼來,押出去,交給軍中諸君罷。”

摸著腰間的印綬,再看看這身魏吏衣冠,劉恭只覺得滑稽:“是啊,我一個劉氏子孫,怎麼就成了魏官,與親戚們同室操戈了?”

他和弟弟,本來安靜生活在泰山腳下的式縣,過著富足的生活,但這一切,都在被赤眉擄走後改變了。

兄弟二人被迫為赤眉做事,哥哥幫忙算賬,弟弟則去放牛,劉盆子還拜了桓譚為師呢!雖然隨著那位“田翁”的改革,赤眉內部名義上取消奴婢,劉盆子自由了,但他們依然得要協助不識數的赤眉軍丈量土地……

後來的事便不必說了,赤眉的分地弄得一團糟,隨著河濟大戰,樊崇被擒,南陽赤眉也如潮水般退卻,當地人拋棄他們,迎接魏軍時,不帶絲毫猶豫。

劉恭和弟弟沒來得及逃走,就二人那一口的青徐海岱話,肯定會被視為赤眉“餘孽”,遭當地人喊打喊殺,還不如投魏軍呢。

關了幾天,二人雙雙被釋放,甚至得到了岑彭接見。

並非衝他們劉姓的身份,而是因為,兄弟曾幫“田翁”做過事,老王莽在臨死之前,最後的心願,就是希望第五倫能赦免那些赤眉軍中幫助過他的“好人”。

第五倫沒有違諾,加上岑彭奉命在南陽重新劃分授田,要將赤眉想做卻沒做好的事落實完成,兄弟二人遂得以再就業,劉恭還立了點功勞。土改結束後,他被派到舂陵縣,居然當上了“假縣丞”,劉盆子沒有官職,只跟著兄長做做雜事——經歷了慘絕人寰的大亂後,兄弟倆再也不想分開了。

想到自己親手判處了這些“復漢”義士死刑,劉恭還是感到不太好受,倒是劉盆子安慰他道:“兄長你且想,人人都說,王莽篡了漢,可他卻兩度救了你我,一次讓我不再作為奴婢,另一次則是懇請魏皇寬赦吾等,吾等作為劉姓,是該恨他,還是該感激?”

劉恭頷首,是啊,類似的名實錯位,他們做的還少麼?唯一心虛的是,兄弟倆百年之後,到了黃泉,該如何面對城陽景王呢?

“桓先生說了,人死如燭火之盡滅,連魂魄都沒有。”

劉盆子道:“既然如此,自然不存在黃泉,兄長大不必擔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